“大家都有更急的事要做”:厦门大学教授王洪才谈通识教育

专业招生模式有很大弊端。入学前,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多,对专业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家长的兴趣,从而有很大的盲目性。

通识课很容易变为“水课”。要吸引学生,就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如果学生不选,这门课程很容易就被教务部门砍掉;如果想实行高标准、高要求,就只能是那些学生不得不选的专业课。

“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是一门又一门的课程,这将是最不幸的。”因为各门课程不能自动构成一种整体,也不能达成培养人的思维模式的目的。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2年5月19日,南京大学课堂里“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招贴。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

(相关报道详见:《进退大类招生,忐忑专业分流》

“通识教育是一个韵味无穷且极富争议的话题。”早在通识教育提出20周年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撰文回顾通识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用“一波三折”来概括。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隔年,陆续在52所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在王洪才看来,“中国版”通识教育由此开启。

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根据王洪才2015年的归纳,此前20年的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文化素质教育和高校自主的“自下而上”的通识教育,前十年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后十年通识教育渐居主流且显露出本土特色。

推动通识教育、打破本科过于专门化束缚的目的之下,高校不同程度在进行大类招生改革。与通识教育同频,这些改革同样“一波三折”,通才和专才能否相融的矛盾始终贯穿改革当中。

2022年6月14日,围绕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出路,王洪才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在他看来,通识教育遇阻的其中一个根源在于,“大家都有更急的事情要做”。

模糊专业吸引生源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

王洪才:推动大类招生,也是希望更好地推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大山 校对:胡晓 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