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将残障视为一种社会多样性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爱久在妈妈的陪伴下在家中做视觉康复练习。2020年,爱久妈妈在爱久术后三个月时创立了公众号“颅咽管之家”,从一个人到有体系的志愿者团队,逐渐成型。去年,她与另一位视障儿童的妈妈又一同创建了“低视力联盟”,把因不同病种引发的低视力病友家庭凝聚起来

两个月前,爱久开始上泰拳课。妈妈为他选择泰拳课的原因,一是他喜欢,二是打拳要躲闪,对他的视觉搜索能力会有帮助

爱久在家中练习写数字。今年9 月,他即将入读普通小学,妈妈的设想是在四年级前借助光学助视器,尽量用汉字学习,后面课业内容多了,再通过盲文学习

爱久用光学助视器阅读绘本

第一次见爱久是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教学楼,他快步从电梯间跑到一楼大厅,看上去是个精力充沛的普通孩子。

“视障儿童定向行走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在哪儿,要去哪儿,怎么去?要调动多种感官收集信息判断。”盲校的李晶老师带我跟着爱久从教室到中庭、再到楼外草边小路。教学楼门前,授课老师教爱久识别感应门开关的声音。

接下来是视觉康复课。爱久妈妈在隔壁教室拿起一张纸卷成细细小卷,眯起单眼看,再把纸卷递给我:爱久能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视野有限的模糊小孔。爱久右眼视力为0.02(“低视力”的标准区间为:双眼视力中较好的视力在0.05-0.3之间),左眼有一点光感。“他再长高些,桌子就看不到了,”爱久妈妈说。爱久正在学习“上下保护法”,两手分别遮住眼部和腹部,在外行走时要保护重要器官的安全。

6岁的爱久9月份即将升入小学。今年夏天,他与其他五位视障儿童一起参加了“视障儿童融合教育入学适应性支持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它由陶勇医生发起的公益项目“光盲计划”与北京市盲人学校合作举办,内容涉及盲文、生活技能、定向行走、视觉康复、信息技术等。

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尽可能地与非残障的同龄人一起学习。它需要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结构等方面建立一套更加灵活的系统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融合教育既是残障儿童融入社会的起点,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残障群体的途径,它的根本理念是——将残障视为一种社会多样性。

2020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