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陲县的教育数字化探索,好教育不应有围墙

边境小城吉木乃是地图上一个很小的点,但科技推动教育发展的浪潮同样也涌向了这里。

过去几年,走进吉木乃县各所学校的课堂会发现:小学生们正在学习前沿的绘本阅读课;初中生们通过大数据开展“精准补差”;高中生们借助技术冲刺高考。

科技手段的进步“点亮”了许多边远地区的课堂。直播课、网络教研资源、智能化错题分析工具,如今摆在师生们面前的工具令人眼花缭乱。在技术助力边远地区教育改善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感受到优质资源容易获取,难的是切合实际,落地生根。

吉木乃县自然草场资源丰富,风景壮丽辽阔

“科技手段”涌向边境学校


真正去过吉木乃县的人可能不多。这座处于祖国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小县是名副其实的“国门”。

在这里,牧区中的一些牧民仍然过着随草场迁徙的传统生活。但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却覆盖了当地县、乡、村所有学校。
2020年,吉木乃县成为全国首批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虽然在地图上这里是一个很小的点,但科技推动教育发展的浪潮并没有漏掉这座边境小城。
今年六月,国家教育部开展了一次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项目总结暨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大会。吉木乃县教育局宋东昌书记赶去贵州做了一场汇报,总结县里对数字化教育的各项经验。宋书记记得会议刚结束,来自其他几十个县市的教育同仁就热情围过来交流。他感到“虽然身处各个偏远地区,但大家内心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都很关心”。

吉木乃县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宋东昌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关注和科技手段进步,许多边远地区学校或多或少都与“技术”产生了联系。直播课、网络教研资源、智能化错题分析工具,一位吉木乃县老师说,“上级部门会给学校介绍相关资讯,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会交流,还有许多资源是老师们在网上无意中找到的,但有些确实很好用,像宝藏一样。”

如今摆在边远地区师生们面前的科技手段,可能并不少,反而是选择太多。但在各种技术助力边远地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师生们也发现两者结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对于直播课形式,吉木乃县初级中学的庞妍书记也曾担心线上线下、自治区内外,教师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教情、学情的差距巨大,引入的线上师资、教学资源和当地的师生课堂教学生态不够匹配。

因为当地仅有一所初中,生源一半来自所有乡、镇、村学校。不光学生学习基础差距大,本校师资也存在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紧缺、优质师资不足等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引入直播课或者共享网络题库就能解决的。

县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甘荣感慨:这些年,在县委政府的积极谋划下,援疆省市、自治区内高校的支持下,县教育部门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不少外部资源,也让吉木乃县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和师资能力提升最终走向“自我造血”。

从2020年秋季,县高中就主动引入外部资源,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增加教学力量的同时,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甘荣书记深知,“对于学校长足发展来说,当下更直接和有效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学校培养自己的有生力量,以此获得一支教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对此,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曾发文表示,如果仅仅复制、共享教育资源,其实相关技术在电视时代就可以实现了。

以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例,许多平台都面临注册率很高但实际课程完成率仅5%左右的情况。

不少学者都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如今优质的公开课资源并不难获得。而真正难得的是帮助学生消化远程教育内容的老师,以及建立技术背后更加立体化的帮扶体系。

探索“技术”的结合深度

张童就是站在“技术”背后的一位老师,只有真正站到过屏幕前,才会知道同样的讲课,会有多少细微区别。

在北京上课时,这位曾在学而思工作过的老师会举例说“北京的四月柳絮纷飞,十月有很多漂亮的红叶”,但给远在吉木乃县的学生上课时,她会更细致地想到——边陲的孩子是否真的见过这些景色。

因为工作要求,身在北京的她每次上课都会提前试讲很多遍课程,“我会把最大激情投入课程,每次下课都是一身汗,甚至有点像晕车的那种感觉”但在屏幕里,吉木乃县孩子们脸小小的。隔着物理空间,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课堂,张童挑战过把所有学生名字背下来,也采用过课堂接力回答的方法。

表述上的细微差别、课堂氛围的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另一头学生的认知和感受。从2020年,张童第一次在屏幕里看到吉木乃县学生,技术助力边远地区教育的成果以及产生的问题,就逐渐显现了出来。

志愿者老师授课前开展集体备课

今年,张童参与项目备课,身份有了一些改变,从学而思来到了希望学。希望学是“双减”政策发布后成立的民办非营利在线学科培训学校,师资、教研团队均来自学而思。

今年8月,新成立的希望学品牌接过公益薪火,与南方周末、新疆吉木乃县教育局共同发起了“希望之行”教育公益计划。这是希望学成立后的首次公益实践,吉木乃县是其中第一站。“希望之行”将进一步探索与边远地区教育更具深度的结合。

过去,张童曾在公益课堂上感觉过“文化认知”“课程节奏”等等不同。比如讲授经典绘本是城市启蒙教育常见的方式。但给吉木乃县学生上课时,“一些孩子可能会对一只没长耳朵却有外国名字的兔子有些费解”,张童解释。

通过技术手段开展远程课堂,要符合学情,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吉木乃县当地多所学校的共识。

而边远地区的问题是具体多样的。比如许多乡村学校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但吉木乃县初级中学的情况正好相反。作为县里唯一一所初中,学校每年会接收当地八所小学的毕业生,这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成了更突出的问题。

县初中的庞妍书记说,“老师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有时候教学目标只能设定低一点。那成绩最好的那批学生可能会觉得‘还没吃饱’。”

各个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需求,成为来到希望学之后张童和同事们迫切寻找解决方案的课题。而“定制化”,是希望学对过去经验总结出的解决方案。

对此,“希望之行”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中将依托希望学教师、教研优势,对吉木乃县当地进行持续的师资培训、定制教研、班级教学等帮扶工作。“希望之行”更注重对当地师资的带教提高,为双方老师建立7X24小时的长效沟通成长机制。同时“双师课堂”也会更加深入学校课程体系,让线上的老师融入线下学校的课前备课、课后辅导,在教研、教学建立全方位的帮扶机制。

希望之行,开启了“双向奔赴”

因为新开启的深度结对模式,虽然还没有开学,但新一届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教材版本乃至脾气性格,张童已经有了很深度的了解。

这些信息来自学校里的搭档徐婷老师,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已经互相打过好几次电话了。通过沟通,张童发现“平时备课方式还是挺不一样的,培训老师会更注重题型的归纳研究、课程趣味,这些层面未来都可以与徐老师探讨”。

今年两位老师目标一致,就是要把学校的语文成绩提上来,同时提升班级的整体语文素养。提前一个多月做足准备,张童觉得教学目标变得非常明确。

张童老师在为吉木乃县学生授课

希望学老师王欢也报名了今年的“希望之行”。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化学硕士,出生在东北边境小城鹤岗,因此对吉木乃县有了一种特别的共鸣感。

在过去几年,随着技术推动教育均衡的各种探索陆续展开,除了学生的成绩提高,人们也聆听受帮扶学生更多的内心声音。因为“外界”带来的心里落差,因为怕跟不上课堂教学产生的焦虑和压力。因为相似的成长经历,站在边远地区学生的角度,王欢想先引发这些学生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王欢觉得高中化学还没有到需要“拼智商”的地步,学生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好的习惯,建立学业上的自信。对于还没见到的高一学生,王欢已经准备了各种化学纪录片和趣味短片,“都是在以往教学中有过实践的”。

王欢计划和当地老师以月为时间单位,共同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份教学计划随着吉木乃县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形成一份能够持续解决当地教育问题的教案资料。

不仅是张童和王欢,还有更多参与希望之行的老师会通过各自的方法,对教育帮扶的可持续性层面进行更多探索。

此次“希望之行”选拔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深度介入吉木乃县小初高19个试点班级教学。吉木乃当地学校也已经选出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定制化的双师课堂,共同备课、共同上课、探讨教学教研经验,形成完整闭环。

对这次公益项目的各种升级,希望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学的教育帮扶项目将不断优化,更加侧重培养本地优秀教师,帮助吉木乃县打造一支教学教研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完成能够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教育生态体系建设”。

技术之力与公益之心

参与“希望之行”活动,对于希望学的老师们来说是完全公益的,备课用的都是自己时间。张童开完会,会马不停蹄拿起笔记本电脑在会议室、电话间或者餐厅里开始备课。时间久了,吉木乃和北京之间两小时的时差感也烙在了身上。

但张童觉得很开心,在过去两年上课的过程里,真的是心无旁骛。“在这个活动中,感觉自己才是真正回归到了教育者本身,只需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吉木乃县的孩子。”

这都是技术带给边远地区教育的可能性,张童觉得技术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她也坚持“线上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模式,但可以想办法在线上解决线下的问题”,过去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吉木乃的老师也会主动找她问,如何通过线上方式更好地给学生们讲课。

双师课堂上,学生们与北京老师互动

关于技术,吉木乃县的老师们都提到了教育的温情。吉木乃县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庞妍认为,“我始终认为课堂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更是一种情感交流。”但她和张童的想法一样,“数字化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室教学,却是非常好的补充”。为此,全新开启的希望学“希望之行”也计划在未来寒暑假期间,把远方屏幕里的老师真正带到吉木乃县当地,开展集体备课。

王欢在鹤岗读书时,为了录制老师的课程,找到妹妹的同学才借了一个MP3。“如果有现在这样的教育资源给到我,我乐死了。”但她更在乎项目背后的公益属性。

“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切实帮助一些学生提高成绩,更希望学坚持帮扶,与当地老师密切合作,持续为吉木乃县提高人才的密度,一点一滴推动当地发展。”

“互联网教学”“异地实时互动”“双师课堂”,技术让教育逐渐摆脱了物理范畴,师生不再受距离限制,边远地区获取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教师有了提升机会。但教育终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新模式的探索,也让新的挑战出现。大到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学情差异,小到如何隔着屏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保护课堂背后更重要的学业自信。“希望之行”开始探索一条通过技术与边远地区深度结合的新路径,以产生更多可能。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