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催热”虚拟电厂,能否解决限电难题?

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需要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

在电力需求高的时候,特斯拉拥有PowerWalls的用户可将储存的电力释放回加州电网。用户每向电网输送1度电,可获得2美元的补偿。

“虚拟电厂盈利点主要是消费端提效优化,电价不灵活,虚拟电厂就难有盈利模式。”

责任编辑:冯叶

虚拟电厂能否大规模落地,取决于商业模式是否可行。 (视觉中国/图)

2022年8月26日,中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落户深圳。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该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虚拟电厂看不见、摸不着,是一个可以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目标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

例如,用电紧张时,虚拟电厂通过调节空调、电梯、汽车充电桩等用电需求降低整体用电功率。用户也可以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放电等形式将多余的电力提供给电网。

虚拟电厂距离实现还有多远?

需求侧响应

实际上,虚拟电厂并不是一项新发明。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虚拟电厂的由来可追溯到1990年代的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当时,中国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对各类用电负荷进行管理,以实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

进入2000年后,电力需求侧管理演变为电力需求侧响应,后者倾向于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对负荷需求或用电模式进行调整。

“需求侧响应资源多种多样,存在互补性。”曾鸣解释,虚拟电厂的作用在于聚合各类用电负荷,根据电力供需关系,主动进行调节。

虚拟电厂的优势不仅包含灵活性,更体现在经济性上。过去,电网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主要利用的是发电侧电厂的资源,虚拟电厂则能够充分调动负荷端的资源。

据国家电网测算,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需要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峰值负荷需求,即最大用电需求。

另据华西证券研报,虚拟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