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丨凝视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图文无关) (人民视觉/图)

当我女儿小时被父亲高高抛举的时候,她会“咯咯”地笑得特别开心,她被父亲一双有力的手接着,并依偎在他怀里,那快乐的场面,让人羡慕。她到今天,也不会提防别人。我对她谆谆教导:“那是外人”“不能相信,在路上更不要理陌生人”“这个世界有好多骗子”。

她对此总是摇头,不理会。

我只能告诉她,我是怎样的背景里长大的:我长在重庆长江南岸贫民窟的一个大杂院里,小时邻居和学校的人对我歧视,体罚我,他们讥笑我,家人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极不安全。别人不值得依赖、别人给你什么,一定有某种用心。尤其是女孩子,院子里的母亲们,总是千分万分叮嘱:小心,男人不是好东西,绝对要提防。

没有母亲告诫,我也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我们生活在别人的怀疑之中。别人庞大,我们如此微不足道。

我们大人变得软弱,习惯妥协,我们不得不玩世不恭,失去幼年的无所畏惧和善良,时间越久,也不再有幼年时的光洁明亮。想想,曾经的我们作为孩子,看到跌倒的人,会伸出手;看到盲人过马路,会牵引;看到流泪的人,会递上手绢,甚至会轻轻拉着对方的手问:“怎么啦?”

现在呢,我们会这样吗?

有一次在老挝旅行,我们一家人乘一个小舟渡河,有一个背着背篓的女孩子,急急跑来,却未赶上。我女儿拉着我的手臂,妈妈,我们掉头吧!同行的还有两个男人,坚决反对,不同意,其中一个说要赶时间,让那穷孩子赶下一班。明显这种地方,下一班就意味着一两个钟头。我和女儿不断和船夫说好话,让船掉头回岸。那女孩子上了舟,女儿才松了一口气。女儿的眼睛清澈,这纯真和善良本性,就像一面镜子。

从这镜子中,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那么沉默、那么忧郁,甚至常被愤怒的情绪包围,从五岁开始,我期盼做苦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木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