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满素:比起理论,我更关注女性的实际处境

“一个人只有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才会有解放的自由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受访者提供/图)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2018年,港星章小蕙以这串咒语般的字词为名开建了公众号,许多人溯源,得知了原诗以及写下它的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光看外形,二人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章小蕙走时髦名媛路线,是可以活在《欲望都市》里的人,20世纪末已在中环开买手店,年轻时招摇坦荡,罔顾他人眼光;斯泰因则永远素色长衫长裙,看毕加索为她画的肖像,神情严肃,眉眼粗犷,像是深谋远虑的中年男人置身牌桌旁。可以想见,相隔一百多年后产生关联,想要传递的,多是精神层面的独立和反叛。

除了诗,斯泰因还写了许多小说和剧作。她开创性地断言“用不着逗号”,“文字的含义应该是不变的,不必用逗号来说明,否则逗号就成了人们停顿和喘气的符号,而人们自己是知道何时停顿、何时喘气的。”重复、持续现在时和文字游戏在她的作品里屡见不鲜,这使得她的写作超越了现代主义风格,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高产写作之外,斯泰因更被人熟知的是其收藏家身份,她买的第一幅马蒂斯的画是在1905年巴黎举办的首届秋季沙龙上。画面中心长脸盘的女人手拿一把扇子,脖子别扭地看向观众,鼻子被涂成了绿色。它的怪异激怒了观众,许多人要求取消它的参赛资格。但斯泰因很喜欢,甚至觉得这幅《戴帽子的女人》非常自然。

在2022年5月出版的《女士接力美国变革者》一书中,作者点评:“生活在相同空间的人其实生活在不同的时间,斯泰因所认为的非常清楚和自然起码要在20年后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同。”

书中选取了9名美国历史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女性人物,以每章两万字左右的篇幅为这些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立传。负责斯泰因这章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媛,分配任务时,她将斯泰因“攥”在手上,展露出平日少有的霸道,“不给别人,你写好了也不行,我得重新写。”

吸引她挺身而出是因为斯泰因“很不一样”,“她被称为美国教母,是定义了20世纪什么是现代主义审美的人。但其实她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性别特征,越来越得到承认,她买的画必然会升值,她认为马蒂斯很美,打破和谐就是20世纪的美,大家都愣住了,开始跟随她,发现新的美。她的影响很独特,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犹太人、现代主义领袖,也没有刻意发表宣言,却能把文艺界的代表人物都吸引到自己周围。一个人是怎么做到的?在她之后的美国都不一样了。”

张媛回忆,为其写传的时候很困难,材料特别多,有各式传说,同时斯泰因也是严肃的思想者和非常努力的作家,“她野心勃勃,一直想突破英语,改造并创造全新的英语,海明威等很多现代作者都有受她的影响,而她本身的作品也很难读,不停地重复,冲击力很大。就是这么固执、任性的一个人,靠着意志力改造了世界,任何人都无法影响她,就是要让世界跟着她来改变。”

与斯泰因一同入选的女性还包括安妮·哈钦森(Anne Hutchinson,美国思想体系中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等核心思想的最早倡导人之一)、阿比盖尔·亚当斯(Abigail Adams,女性主义先驱、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夫人)、玛格丽特·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评论家,曾为波士顿女性开办“谈话课堂”,推动了女性主义运动)、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