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察·企业进化】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战略“缺环”

许多像格兰仕一样的优秀企业,正面临着从机会型增长向制度型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它们而言,决定未来成败的不是资源与成本,而是企业价值观与战略选择

许多像格兰仕一样的优秀企业,正面临着从机会型增长向制度型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它们而言,决定未来成败的不是资源与成本,而是企业价值观与战略选择


格兰仕转型:战术成功与战略失败
最近几年国内价格战并没有降温,手机、汽车、家电仍然是价格战火热的地方。但细心的人注意到,在这场战斗中,曾经号称“价格屠夫”的格兰仕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通过“光波微波炉”占据高端市场;比如在进军空调市场后不再强调价格反而强调品质;比如在营销上强调合作与联盟。
    作为长期关注与研究格兰仕的咨询顾问,我曾经强烈批评格兰仕代表的 “价格战逻辑”,因此也成为格兰仕近年转型的坚定支持者。从目前来看,这个过程基本上是成功的,大家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对话》看到相关描述。但也正是在这次对话上,我却在现场批评了格兰仕,为什么?
    如果仅就业绩来说事,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谁也说不准。但拿业绩背后的增长机制比,高低就分明了——价格战时期依靠 “成本领先”战略的格兰仕代表的是外家功夫;而近几年转型中的格兰仕代表的却是另一种逻辑:从外家功夫走向内外兼顾,也就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或中国创造。
    抛开格兰仕的外在业绩不谈,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格兰仕未来的角度来看,应当承认格兰仕与自己相比,确实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然而如果将格兰仕与海尔、TCL这些家电的同行比,我认为格兰仕的转型只是在补课,而且已经慢了一大截!
    我觉得明确这一点,对很多中国成长型企业很重要。
    看看今天的海尔、TCL走得多艰难!海尔的多元化已经基本宣布失败,TCL的国际化在亏损中痛不欲生!
    对于这种痛,也许像我们这样的管理研究专家还可以从逻辑上指手画脚——比如我就以世界一流公司为标杆批评过海尔的多元化,也批评过TCL诸侯文化——但对于大部分中国成长型企业来说,这些痛却是一种奢侈:你想要这种痛,还没有资格呢!
    这就是我要提醒格兰仕的管理层务必清醒的原因。业绩有时候就像美酒,既让人陶醉,有时也会让人短视。事实上,格兰仕在这一点上,代表了目前相当一批业绩很好的企业的处境:它们在高速增长中,过度享受了机会型增长的好处,以至于错过了在业绩最好的时候“居安思危”,谋求变革;而当它们发现不得不变的时候,时机已经很困难了。
    这就有补课一说——看看格兰仕所做的吧:格兰仕把事业部按母子公司制实施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而早在十年前海尔就已经在做市场链了,而且做进了个人层面;最近几年格兰仕才开始做资金的集中审计与管控,这个机制TCL也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
    所以,今天格兰仕的转型无疑是可喜可贺的,这样一家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公司要彻底转型,其中的艰难困苦非外人能够体会。我也参与过其中的一些过程,因此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格兰仕能够转型成功,那是了不起的。
    但在欣喜之余,还要看格兰仕的参照对象是谁。对于这样一家致力于百年老店的公司来说,不说国际一流,至少也应将中国一流公司,如万科、联想、海尔之类作为参照对象吧?
    这样一比,哪有荣耀可言?对比同时代的优秀公司,已经慢了半拍了,要抓紧加速度跑才是!这就是我批评的出发点:从战术上看 ,应当为格兰仕的成功欢呼。从战略上看,要提醒这种转型其实是在为过去的成功埋单!


制度时代的战略“缺环”
    在我看来,做公司的逻辑并不复杂: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心态。从格兰仕变革,结合最近几年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正在给我们一个提醒:那就是 “中国制造”仅凭单一的成本和资源优势是不可能持续的!
    今年新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又出来了,前十名仍然是房地产居多。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量上看是企业规模(硬件),而从质上看则是制度设计与人力资本。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资产主要是软资产,如金融、保险、投资、软件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硬资产,如家电、纺织、机械制造等等。
    房地产与制造类行业产生的富豪是典型的权力与资源依赖型的富豪:富虽富矣,但财富的质量并不高。而美国投资公司高盛2006年全部员工报酬约为164亿美元,也就是平均每个员工62.2万美元,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财富。所谓的中产阶层,不是靠苦力做出来的,而是制度与智力投资的结果。
    我觉得如果在今天还高呼勤劳致富、大胆致富,用勤奋与机会来对冲制度设计和知识管理能力,那是一种对时代的不负责任。我个人认为,目前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特别是赢利还不错的民营企业,正在透支他们的未来——他们在危机面前,不是像当年的温州企业一样彻底抛弃模仿与抄袭,去走一条品牌之路;而是希望扩大规模与设备,希望继续招收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希望寻找房地产等暴利机会,继续走一条“成本领先”或者“机会领先”的致富道路,但那只能是一条死胡同!
    我研究过世界上许多百年老店,发现对它们而言,业绩虽然很重要,但并不能够说明太多问题。比如IBM曾经亏损过100多亿,松下亏损过40多亿,但现在它们如何?目前福特公司日子难过,亏损上百亿,但你相信福特会死?
    而我们的相当一批公司,业绩是不错,但这种业绩背后的团队、文化与心态又是如何?
    比如今年进股市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赢利了,很多股民都热衷于选股的战术性技巧。但我觉得他们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战术,而是战略——如何回归价值理性,退出泡沫股,投入长线做价值股,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股市的再度崩盘。相比之下,许多已经盈利了几十年的中国企业,是否就具备了真正的战略观呢?
    曾经有人问股神巴菲特,什么是他的投资战略,他的回答是,别人大胆我小心,别人小心我大胆。
    对于大多数中国成长型民营企业来说,目前需要大胆还是小心?我觉得巴菲特的回答是个有益的借鉴:看看眼前的市场,当“大胆的”都是些竞争不完全的行业,如汽车、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时候,我觉得已经身处完全市场化竞争行业的民营企业,还是小心点好!
    大胆的时候,战术重要;小心的时候,战略重要。
    对员工与执行层,战术也许很重要;但对于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总裁来说,还是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 “感觉”,理性地以百年老店的逻辑要求自己为好。你想不想做百年老店不重要,但做企业,不死才是硬道理!
    (作者为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