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变公鸡,千古之谜仍待解开

鸡的性反转现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被古人观察到,但有科学记录的性反转现象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迄今为止科学界仍然未能完全揭开其性别转换背后的机制。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一只雌雄同体的鸡,左侧是母鸡特征,右侧是公鸡特征。

众所周知,在鸡群中,公鸡主要负责打鸣,寻找母鸡交配,最后贡献一身美味的鸡肉。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公鸡完全消失,也没有人工授精,母鸡还能不能产下受精蛋,能不能孵出小鸡来?按照生物学常识,这种可能性等于零,但是生命自有奇迹。没有公鸡贡献精子怎么办?母鸡可能自己来!

性反转属于自然现象

没有公鸡,遗传上的母鸡有时候竟然会变成表型上的公鸡,不仅外表像公鸡,鸡冠变大变红,羽毛体态活脱脱一只大公鸡,连睾丸、附睾等公鸡性器官都一应俱全,而且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与母鸡交配,产下可生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反转。这类性反转现象主要表现在遗传性别和表型性别不一致。

在所有脊椎动物中,几乎都有性反转现象自然发生。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中,性反转现象相对较为常见,这些动物容易受到激素、种群密度、温度、pH值等环境变化发生性反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报道一种野生绿蛙,自然发生的性反转非常频繁,既有遗传雌性逆转为表型雄性,也有遗传雄性逆转为表型雌性,在不同群体的性反转频率可达2%~16%。性反转也可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利用激素等方式对养殖鱼类进行性别控制,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的一项常见技术。

哺乳动物性反转现象相对罕见,但是在牛、水牛、马、狗、猫、猪、山羊等家养物种中都有过报道。在人类中,同样观察到性反转现象,性反转的概率大概占活产婴儿的两万分之一。

2011年,剑桥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三例家族关联病例,两个“男孩”和他们的一个“叔叔”都被诊断患有无精症。他们的第二性征、行为、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均为正常男性,一般健康和智力也属于正常。经检测,这些表型男性其实是遗传上的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而正常男性应该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较短的Y染色体。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性反转病例主要因为一个决定男性性发育的关键基因SOX9上游区域发生了重复,导致雄性表型特征。

鸡的性反转现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被古人观察到,但是因为极为罕见而反常,往往被古人误认为是“凶兆”。

关于鸡的性反转现象最早见于春秋孔子所著的《尚书·牧誓》,周武王在讨伐纣王的决胜之战即牧野之战前夕,召开誓师大会并发表讲话,提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