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博士生,困在“读博时钟”里

《自然》杂志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中国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曾因抑郁或焦虑而尝试寻求帮助。

“一个没有文章的博士,就像没有子嗣的妃子。”

他们开始尊重自己的感觉,时间观从单一转向多元,从线性转向复杂。

责任编辑:吴筱羽

(农健/图)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在被调查的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抑郁高风险群体占到了12.9%,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程猛长期关注教育体验与社会流动相关议题,在他看来,博士群体的抑郁已成为一个公共问题,与博士生培养制度和学术环境息息相关。

程猛自己的求学经历充满励志的底色。他出生在安徽省三县交界的一个偏僻农村,一路升学到了北师大,用三年完成博士学业,博士论文《“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广受好评。

即便如此,博士毕业前夕的程猛也曾陷于失眠和焦虑,这让他开始注意博士生群体的抑郁问题。从2018年开始,程猛和团队通过网络邀请、私人关系等方式,访谈了11位在读博士生和3位读博期间有过抑郁经历的博士后。

一个背景是博士申请趋于白热化。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主要结果》,2021年在读博士生首次突破50万人次,大学扩招前的1999年,这一数字为5.4万。而程猛倾向于认为,博士生的抑郁问题与文化环境相关。这群即将到达高等教育终点的学生,在既定的“读博时钟”中需要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不同目标。而“不发表就出局”的学术环境,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倍感忧心。

博士生的抑郁问题有没有解决路径?“走路跌倒也许不是自己的问题,可能是路有问题。”程猛说。他更希望论文《象牙塔尖的忧郁》的发表,能为博士生们提供一个社会建构的视角,以减轻自我的道德压力。

20221121日,程猛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博士抑郁的隐蔽性

南方周末:你自己读博期间抑郁过吗?

程猛:快毕业时有焦虑、失眠的情况,特别是完成博士论文后,有点像刚跑完马拉松,有几周时间失眠、早醒,体重和食欲等也不太正常。也慢慢关注到身边有一些同学朋友多少有过不同程度的抑郁体验。2018年开始,我就尝试研究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一个数据,《自然》杂志2019年曾对中国690名博士生做过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40%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