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星辰》:凝视高光照不到的黯淡之处

五年过去了,《我是范雨素》作为一个文化事件的热度已经退去,范雨素没有因为这次爆红而告别打工生涯,不过,包括她在内的小组成员依然笔耕不辍。2020年,皮村文学小组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今年,他们的作品选集《劳动者的星辰》出版了。更多新工人的创作被主流接纳,这意味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境遇的人正走向彼此,试图合力拼出一个时代的真实全景。

责任编辑:刘小磊

范雨素和《劳动者的星辰:北京皮村文学小组作品集》(范雨素、郭福来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南方人物周刊/图)

“打工的日子就像坐在老牛拉的车上,漫长而无聊,总是把今天走成昨天。”

“在外出打工还是回乡种地之间,我本来就是墙头草,朝秦暮楚。”

“穷则思变,变好变坏看天意。”

“世界是冰冷的海岸,也有些许希望的暖流。”

“现在我谁都不恨了,比起那些和我年龄相当,却早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我已经够幸福了。”

……

这些言语诞生于偏僻的北京皮村,本该转瞬既逝,却在不经意间得以留存,被许多人聆听。位于北京五环外的皮村里,居住着数万名渴望改变境遇的新工人。尽管他们背井离乡,日复一日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满足于终生在沉默中劳作,试图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并等待被聆听。皮村文学小组成为了留存、传播这些声音的介质。小组成立于2014年,成员因喜爱文学而相聚,文学博士张慧瑜老师定期来为他们讲解文学和创作理念,小组还推出了内部刊物《新工人文学》。2017年,小组成员、育儿嫂范雨素的文章《我是范雨素》被媒体发布,收获了几百万阅读量,小组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五年过去了,《我是范雨素》作为一个文化事件的热度已经退去,范雨素没有因为这次爆红而告别打工生涯,不过,包括她在内的小组成员依然笔耕不辍。今年,皮村文学小组的作品选集《劳动者的星辰》出版了,它或许标志着小组成员的写作正在从一个现象、一次浪潮,转化为更恒久、更不可或缺的存在。

《劳动者的星辰》不算厚重,只收录了十四篇作品,它们分别来自九位作者,范雨素、郭福来、李若、施洪丽、徐克铎、苑伟、王成秀、李文丽(本书插图均为她创作)、万华山。他们年龄各异,从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