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跨境学童再通关:父母老师接力,弥补疫情三年

恢复通关前夕的调查显示,三年网课生活对跨境学童影响深远,家长普遍担忧子女学习进度落后(71%)及社交能力不足(54%)。

返校日被徐子聪称作“网友奔现的日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家校园。过去三年他一直在家上网课,体重从七十几斤变成将近110斤,眼睛也近视了。

凤一小学校长朱伟林成了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有时候在校园里看到很漂亮的黄昏,我也拍照分享,希望跨境生能对学校保持亲切感。”

一些香港学校在深圳租了房间,让跨境生们集中穿校服上网课,“仪式感很重要”。各科老师拍视频,就像游戏中的NPC,与学生隔空对话。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发自:香港、深圳

责任编辑:谭畅

2023年2月10日下午,深圳罗湖口岸,放学回家的跨境学童出站时看到的欢迎展板。 (陈元/图)

2023年2月13日周一清晨,连下两天雨的香港,迎来了晴天。

上午八点多,北区上水的凤溪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凤一)校园里响起阵阵掌声。三层教学楼中间的草坪聚集着五百名师生,他们正趁着早会,为当天返校的17名跨境学童,举办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

“请先掌声鼓励自己,因为你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能回来。关口刚开,跨境返学的‘同学仔’过关、坐车要切记小心。”校长朱伟林说。他请当天返校的跨境学童站上国旗下的主席台,合影留念。

所谓跨境学童,是指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在香港上学、平日却居住在内地的学生。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数据,现有约三万名跨境学童,其中约九成居住在深圳。2020年初开始,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些跨境学童无奈告别了香港的校园和课堂。

时隔三年,2023年2月6日,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跨境学童们陆续回到久违的校园,每天早起过关上学的日子,从回忆变成现实。

“网友奔现的日子”

凤一小学有750余名学生,其中跨境学童有二百多名。2月13日的欢迎仪式上,一名高个子女生独自穿着黄色格子衬衫,站在穿着整齐校服的人群中,格外显眼。她是五年班的跨境学童黄静琦,过去三年间长高了不少,已有的校服不再合身。

她的好朋友——同样是第一天复课、早会上忘记了校歌怎么唱的五年班陈梦仪就站在她身旁。当天早上八点在学校多功能厅做核酸快测时,她们俩才碰上面。陈梦仪一进门,黄静琦“腾”的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小跑着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她们俩上一次见面是四个月前,2022年11月在深圳考试的时候。

类似的欢迎仪式在多所学校发生着。2月6日一早,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陈式宏学校(以下简称陈式宏学校)学生事务及学校发展主任蔡兆铭特意等在上水站地铁口,迎接首日返校的跨境生们:“这是(返校的)最后一段路了,一定要有始有终。”很多学生一出地铁就认出了老师,兴奋地跑来要拍合照。双方视频过很多次,但实际见面还是三年中的头一次。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第一天,陈式宏学校就有三十多名跨境生返校。校长方子蘅很重视学生们返校的仪式感,每天都会与首日返校的跨境生一块吃饭,送上祝福包:“我们希望有个性化的照顾,让他们感觉到被欢迎。”

返校人数更多的是中学生。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发布会上说,跨境学生恢复面授课堂相关安排分两阶段进行:2月8日起首先恢复中学生面授课堂,22日起小学生、幼稚园学生及特殊学校学生也将恢复面授。

就在2月8日上午,陪读妈妈郑悦在凤溪中学后门看见,学校为跨境生举行了一个很大的欢迎仪式,老师带着他们逛校园,认识新环境。

在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读了半年书,这还是初一学生徐子聪第一次见到自家的校园。他将返校日戏称作“网友奔现的日子”。同学们的样子都在上网课的Zoom软件出现过,徐子聪看着他们下课后嬉戏打闹,感觉很羡慕。

过去三年,他一直在家上网课,对着电脑,从早上8点坐到下午3点半,很少运动,长胖很多,从疫情前的七十几斤变成将近110斤,眼睛也近视了,大概二百多度。

朱伟林注意到了学生们的变化。尽管香港教育局为上小学、幼稚园及特殊学校的跨境学童们定下的回港上课时间点是2月22日,但他已经“不愿再等”。2月1日,香港与内地尚未全面通关,凤一小学已经以申请通关配额等方式,让校内约三十多名跨境生回港上课。

在当日香港媒体报道中,凤一的做法被称作“抢先复课”。但朱伟林觉得这不算“抢先”,1月初,他看到香港政府计划农历年后恢复跨境学生回港上实体课的消息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