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厉以宁

治学之外,厉以宁雅好诗词。他是改革先锋,也是诗人,曾在粤留下多篇诗作。

2月27日深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网站变为黑白色,公众自发缅怀,以悼念当日在京逝世的我国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 

厉以宁是国内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了“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2018年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治学之外,他雅好诗词,诲人不倦,大家风范令人追慕。

直到晚年,他依然心系国民经济发展,关注农村经济和民营企业,多次来到广东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曾应邀出席《南方都市报》举办的演讲活动,为中国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泰斗”逝去,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他的一生,以其笔下的词句为线,回望他作为学者、学子、师者以及诗人的多面人生。 

学者:“缓流总比急流宽” 

1955年,厉以宁从北大经济系毕业,在陈振汉等老师的推荐下留系工作,任资料员。为经济系老师提供借阅服务的同时,还要搜集、整理、编译国内外的新资料,他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和几十种国外经济学期刊。 

这份“冷寂”的工作,厉以宁一干就是20年。后来他将这个阶段视为大学之后,又一重要的知识积累期。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神州。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他和众多知识分子一起加入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中,将担任资料员时期注意到的西方经济学“非均衡理论”,联系国内当时市场不完善、价格体系不灵敏的状况,发展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改革应该通过培育充分自主、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而逐步走出困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 

1986年4月,正当世界银行建议中国采用一次性全面放开物价的“休克疗法”解决价格“双轨制”的弊端时,厉以宁在北大的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所有制改革。面对上千名听众,他登上讲台直言:“中国改革的失败,有可能是价格改革的失败;但中国改革的成功,必须是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当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厉以宁的文章《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设想》,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我国改革以后的所有制体系以及股份公司的构造。此后,股份制改革借由一个个试点落地,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实践。厉以宁因此被视为“股份制的首创者”(尽管他指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甚至有了“厉股份”的响亮名号。 

除了为所有制改革鼓与呼,他还主持起草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参与推动出台“非公经济36条”,在全国掀起了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其著作覆盖西方经济史、经济学史、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理论、经济伦理、社会信用体系等诸多领域,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垦经济体制改革、扶贫路径探讨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2018年12月18日,他获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奖章。 

尽管屡获殊荣,难得的是,厉以宁不改学者本色,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写作上千字的学术笔记。他强调,经济学要“联系中国、解决实际问题”。 

2007年,在南方都市报举办的论坛上,他建议中国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建立品牌等途径抓紧提高竞争力。2011年,厉以宁再次应邀接受南都专访,就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等热点话题给出自己的评议。

202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40年之际,9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的厉以宁,欣然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寄望深圳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珠海横琴迈出更大的步子,为珠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探索新路径。 

他也语重心长地说:“特区的发展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学子:“治学当如竞渡舟” 

1930年11月,祖籍江苏仪征的厉以宁出生在南京户部街。南京旧称江宁,因此他以“宁”为名。 

南都记者了解到,由于父亲经商,4岁时,厉以宁随家人迁沪,曾就读于著名的南洋模范中学。随后战火波及上海,全家逃往湘西避难,他仍不忘读书,考进了流徙至此的长沙名校雅礼中学。抗战胜利后,厉以宁回到南京,在金陵中学继续高中学业。一向偏爱文学、有着“作家梦”的他,被这所学校的理科教学激发出了“工业救国”的志向,短暂就业后便决心继续深造,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小学和高中时期的厉以宁。

1951年,厉以宁托好友赵辉杰报名高考。这位好友认为他文理兼长,填报经济系或许比学化工更有优势,“擅自做主”改了他的第一志愿。当年夏天,厉以宁果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经济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身)。“至今我愈来愈觉得赵辉杰代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最佳选择。”晚年,他这样回忆。 

同年8月底,21岁的厉以宁走进了当时还在东城区沙滩后街(京师大学堂旧址)的老北大。次年,随着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他也分流到了北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迁往原燕京大学所在的燕园。

当时的未名湖畔,被他满怀深情地记于笔下:“这里风景秀丽,水塔照影,湖畔柳岸成荫,岛亭、小山、临湖轩、再加上办公楼前的草坪、华表、小桥流水,的确是吸引学生每日清晨到这里来学习的地方……”大学四年,8个寒暑假,他都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度过的。 

求知若渴的学生,又恰好遇上了一批春风化雨的名师。用厉以宁的话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陈岱孙、周炳琳、赵迺抟、罗志如、陈振汉,还有张友仁,各人把自己的所长都教给我。” 

时任系主任陈岱孙毕业于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史,从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一直讲到凯恩斯理论,梳理历代经济学家的贡献与不足;同是哈佛大学博士的陈振汉,主讲中国经济史,对善于思考发问的厉以宁多有关照;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赵迺抟,发现有个年轻学生经常来图书室借书,主动邀请他来自己家做客:“有些书这里没有,你可以到我家里去看。” 

国民经济计划课教师罗志如,有时会引入一些前沿的理论思辨,三言两语点拨学生。厉以宁印象尤深的是,他曾在课堂上提到过,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之间,可能还存在着“第三条道路”。30多年后,这段回忆让厉以宁醍醐灌顶。 

“回想起来,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的北京大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关心国家的建设,关心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这是多么重要的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啊!”厉以宁曾感慨道。正是在大学老师们的影响下,他的研究领域明确了下来:探索现代经济的规律,服务祖国和人民。 

师者:“只计耕耘莫问收” 

厉以宁一生不曾离开讲台,他的课堂和讲座也总是吸引着无数求学者。 

已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的张一驰,仍记得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听厉以宁讲座时的场景。他形容这场讲座“拥挤得像春运的火车”。张一驰随着人流从后台挤到主席台上,坐在厉以宁背后听讲。“第一次见到老师竟是与老师‘同台’。”张一驰回忆,“准确地说,我只见到老师的一个背影,一个会让我牢记一生的背影。” 

上世纪80年代,厉以宁在北大办公楼礼堂讲座。

厉以宁的另一名学生江明华,如今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教授。在他看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讲课,并以此为乐,是最能体现厉以宁平易近人的地方。“厉老师在承担了非常繁重的社会工作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给本科生讲课,并认为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 

后来,张一驰总结了厉以宁讲课的特点:“开门见山,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主题引入,直接面对人们的困惑与知识盲区;观点鲜明,没有任何模棱两可的‘两头堵’;问题明确,全部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逻辑缜密,问题分析和阐述丝丝入扣。” 

他感慨:“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像厉以宁老师那样,讲自己的话,这样才能不用讲稿,才能让自己的授课充满魅力,才能真正地影响学生。” 

作为老师,厉以宁给予学生的不只学术上的启发,在生活上也多有照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大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雷明回忆自己留校之初,“工资低,居住条件差”,厉以宁曾鼓励他“好好干,条件会逐步改善的”。 

1994年,雷明的孩子生病住院,厉以宁和妻子知道后,拿出500元送给雷明应急,还叮嘱其他学生帮忙照应。后来,厉以宁还把自家缝纫机送给雷明一家,那是当年等了好长时间才轮上的缝纫机票。“这台缝纫机给我女儿补了许多衣服。后来当身高一米七多的女儿来到老师面前时,老师和师母流露的那份欣喜和慈爱是难以用笔墨描述的。” 

这样慈爱的老师,也曾有发火的时候。 

“我见证的老师的发火,都是对我极好的指教。”北京大学教授于鸿君见到厉以宁第一次发火,是在1991年元旦前夕,他和几个同学相约拜访厉以宁和师母,期间谈到他们给校外学生上课时,出过一道考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是谁?备选答案里有厉以宁和其他几位著名学者的名字,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之一。 

厉以宁听了很生气,告诫他们:“你们不能这样做,很不好,很不客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千千万万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只是其中一员。要知道,学者有贡献,官员也有贡献,企业管理者乃至农民都有贡献,土地承包制不就是农民的贡献吗?包括你们这些研究生也在做着自己的贡献。一本著作、一篇文章、一个演讲、一个发言,甚至讲一堂课,只要有新意,都是贡献。怎么能说只有我做出了重要贡献呢?备选答案里的其他经济学家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很尊重他们,尽管我们的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在从不同方面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努力探索着。” 

诗人:“沉沙无意却成舟” 

“穿户,穿户,小燕巢边寻路。轻轻两翼低挥,停停又复起飞……” 

这是1964年,厉以宁看着一岁的儿子蹒跚学步而写下的诗句。 

厉以宁在经济学领域可谓家喻户晓,人们以为这样的经济学专家,大约整日埋首经济学研究,对家长里短不放心上。但不同于这样的刻板印象,厉以宁的爱好与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他爱写诗,细腻的笔触里有国家大事,有经济思想,也有家长里短的真情流露,其中不乏被诗词爱好者鉴赏传颂的佳作。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厉以宁用诗词记录下当时国内形势的变化:“湖边残雪风吹去,墙外麦苗青几许,一行燕子报春来,小径花丛闻笑语。黄昏忽又潇潇雨,乍暖还寒何足虑,隆冬已尽再难回,历史无情终有序。” 

1997年,厉以宁夫妇在广东。

2007年初春,厉以宁带队到广东调研,早起在汕头海边见到渔民赶海,看着朝霞变幻下波平浪静的海滩、熙熙攘攘的人群,写下了这首《长相思·汕头海边所见》:“岛上春,滩上春,斗笠遮阳赶海人,欢歌情意真。鱼满盘,贝满盆,快速蹬车转后村,云来天渐昏。” 

厉以宁的经济思想藏在诗作里。

他认为,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海洋旅游、远洋捕捞、海水养殖等都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要向海开放、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海洋产业,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要向海洋要食物,依靠海洋致富,通过“靠海吃海”,让渔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渔民富起来。 

2016年,厉以宁又写了一首关于广东的诗。这诗缘起于2002年,厉以宁第一次到湛江调研,湛江两大特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湛江徐闻县大面积种植的菠萝,其面积及产量均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具有甜酸爽口、清脆多汁等特性,很受顾客欢迎。厉以宁在参观菠萝种植地时脱口而出“菠萝的海”四个字,并在此后公开场合频频提及,从此这四个字便很快响彻全国,成了湛江菠萝产区一个响亮的名号。 

另一个是高品质珍珠。湛江因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养育出来的珍珠粒大、圆润、细腻、色彩瑰丽,堪称珍珠中的佼佼者。 

厉以宁很希望湛江的菠萝和珍珠能做大做强,在与当地的官员、果农、珍珠养殖户等座谈交流时,他专门提到了要做出规模、做出品牌、做出效益的努力方向。 

14年后,厉以宁再次率队到湛江调研,很高兴地看到当初的两大愿望都已实现,于是欣然写下这首《踏莎行·再到广东湛江》:“阵阵清风,琴弦自弄,园林再到谁迎送?导游已换几批人,菠萝的海齐传颂。漂洗珍珠,莫教手冻,尽心挑选名声重。喜见中外客商来,全球珠市原非梦。” 

南都记者注意到,厉以宁的诗句中也寄托着个人的细腻情感。厉以宁与夫人何玉春在长女刚满月时即分居,长达十几年。

1971年,何玉春背上铺盖,主动调到厉以宁所在的江西鲤鱼洲,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他为此著诗一首《鹧鸪天·迎何玉春来鲤鱼洲》:“往事难留一笑中,离愁十载去无踪。银锄共筑田边路,茅屋同遮雨后风。朝露冷,晚霞红,门前夜夜稻香浓,纵然汗渍斑斑在,胜似关山隔万重。”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