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代表委员谈经济

建议政府牵头设立专利诉讼专项基金,对事关整个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利诉讼提供支持。

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积极投”。

政府要增强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让大家愿投、敢投、能投。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玥

开放性是湾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视觉中国/图)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她看来,当前市场最大的问题不是没钱,而是信心。要让市场主体重拾信心,需要依托一个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周末记者访问了五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探讨当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他们是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全国政协委员、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和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

制造业回归

南方周末: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在你看来,当下制造业面临哪些难题?

李东生:中国工业产出量很大,占全球工业产出量的30%。但在部分高端制造领域,短板明显。其中,先进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等板块,中国与全球领先水平还有不少差距。

解决“卡脖子”技术没有捷径,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技术竞争力要靠持续积累,重要的是坚持,持之以恒地投入。

孙志强:作为一名深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企业经营者,非常希望看到中国制造业能有高水平的发展。

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当前广泛应用于中国的中高端领域机器人,90%以上来自外资品牌。国产机器人产业小而散,且多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同时,国产机器人缺乏真实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产品及技术无法进行适用性迭代升级,陷入高端产业低端化应用的恶性循环。

我们应当通过充分发挥中国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从资金、资源和人才多方面调度力量推动国产化应用,快速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水平。

包括组织实施国产机器人应用验证工程,选择重点企业或项目,建立机器人国产化替代应用示范线。同时,组建若干由国内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商、本体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合攻关团队,形成国产机器人在重点领域的解决方案并推广应用。

南方周末:近年来,国际形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