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保护16位女性,人身安全保护令跨出婚姻家庭边界

新妇保法实施至今近三个月,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各地根据新规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至少已经保护了16位女性。

一对夫妻间发生家暴,在没有保护令的状况下,警方出警时,受害者伤情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构成治安处罚,再严重就是刑事处罚。而如果伤害程度没有达到上述两种情形,警方只能作劝导。

在万飞看来,保护令能起效,更多是种心理作用,“对受害者来说,收到保护令能获得安全感;对施暴者是种威慑,意味着动手后会受到法律制裁”。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1年11月23日,国际反家暴日临近,安徽省淮北市,民警向社区居民宣传反家暴知识。(视觉中国/图)

在微博拥有71.6万粉丝的上海律师张玉霞,在2023年1月12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下称“妇保法”)生效的第12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一位在婚内遭遇家暴的女性朋友,终于通过诉讼成功离了婚。然而这并非故事的结局,这位女性朋友始终没能摆脱前夫的跟踪骚扰。她曾询问是否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但在2023年1月1日之前,人身安全保护令仅适用于家庭暴力,已离婚且双方分居的情况也不在这一范围内。直到2022年,这位女性朋友被前夫杀害。

如果她能申请下保护令,事情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张玉霞怀着“巨大的愧疚感”。之后在妇女权益保障法或是地方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修改征询意见时,她都会呼吁扩大保护令的保护范围。

人身安全保护令(下称“保护令”)第一次写入法律是在2016年3月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中,范围限制为家庭成员或家庭成员外共同生活的人。

将近七年后,这一范围终于扩大。新修订的妇保法新增规定,在恋爱、交友时或者终止恋爱关系、离婚后,妇女被纠缠、骚扰,或者被泄露、传播隐私和个人信息,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保护令虽非万能,但是一层保护,是希望。”张玉霞说。如果那位朋友能等到今天,也有机会申请到保护令了。

新规首案

2023年1月1日,元旦假期。但四川省崇州市法院家事审判法庭庭长谢奎比工作日还早到了单位,在上午8点前就完成了一份保护令的立案和签发。

这其中或许有“抢”妇保法新规首案的考量,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紧迫性。

这份保护令的保护对象,是当地一位中学在校女生小荷。她在2021年同成年男友江某分手。之后,江某把她的姓名、生活照片,连同两人的恋爱经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很快,事情就在不大的县城里传开了。

谢奎在2022年11月见到了小荷母亲。

那时,小荷已经停学在家,还曾试图割腕自杀。嚣张的江某甚至还主动在社交平台上添加了小荷父亲的账号,提醒他注意女儿的动态。这位母亲说,丈夫“几乎崩溃”,夫妻感情也出现了问题。在律师陪同下,她向谢奎提交了起诉江某侵犯小荷名誉权的材料。

大约一个月后,案件开庭审理。一审判决江某删除社交平台上有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