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空降兵”:空军专业技能比武冠军炼成记

教官告诉他们,即使已经完成了一万次飞行,第10001次仍然应该像第一次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细心准备。

“作为救生员,强大的体能是必要条件之一。”

直升机海上救助是一门复杂的、高技术含量密集的综合技术。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姚忆江

乘着直升机从天而降救人,是李金强自打当兵起就萌发的向往。原本恐高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高空作业”。(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不用紧张,马上救你上去。”

从直升机垂降而下,李金强靠近似乎已快昏迷的“遇险人员”,在他耳边大喊着,并为其绑上了救援带。固定好救援带后,李金强通过手势向机组人员传达信息,接着由绞车手将救生员和遇险者起吊至机舱门口,再顺势由绞车手协助将二人送入机舱内。

像这样的训练,南部战区空军某旅某大队每周要举行很多次。

救生员是空中救援团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一定要把更多人安全地救回来。”上培训课时,教官的这句话让李金强至今记忆犹新。

乘着直升机从天而降救人,是李金强自打当兵起就萌发的向往。原本恐高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高空作业”。

“跑废3双鞋”

要做到“随时待命,听从召唤”,其实并不容易。

时间就是生命,这对飞行员、救生员等各个成员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提出很高要求,不仅需要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面对突发情况,救生员的头脑还一定要保持清醒。

在一次训练中,原本任务目标是救援两名受伤人员。到达现场后,李金强发现情况有变,救援目标由两名变为多名。作为主力救生员的李金强力求节省救援时间。

他一准备好,绞车手和机长已经协调好飞机下降高度,打开舱门,李金强马上就“下去了”。

但当教官问到,如果看见救援对象中有一名三岁儿童时,应该怎么办?

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飞机上没带解救小孩的救援箱!”

李金强当即想到要利用现场简便器材进行临时处理。“让一名女性受伤者抱着儿童,再用手臂把他们夹住,将两个人一起吊起。”

这次模拟救援行动,因能根据现场情况做出迅速而正确的解决方案,得到了教官组的肯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