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苦咖啡的范雨素

她出名前就写好了小说,迟迟没有分享给其他人。“我是成年人啊,知道拿出来以后根本找不到人理你的!”

“他们的写作大多来自自己生命中的所见所闻,每一次书写都是生活的齿轮刻下的印痕。”

范雨素接下来写了某位家政工的故事:文章发表在某个公众号之后,她高兴得一夜没有睡觉。因为她被看见了。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范雨素1973年出生,湖北襄阳人,初中毕业,在北京做育儿嫂,2017年因一篇自述体文章忽然成名。(受访者供图/图)

范雨素了解世界运行的原理,像孩童成长、媒体流程,把新鲜见闻牢牢记在心里。她偶尔去咖啡厅,点一杯苦咖啡,说不定反客为主地采访记者。很早以前有年轻记者坚韧不拔地约访,她理解:“做什么都不容易啊。”久而久之,她非常清楚记者的来来往往和新闻业的大事小情。

连锁咖啡厅在庞大的购物中心边缘,她坐在靠落地窗的位置。这里之前卖运动服装,对面曾经是其他牌子的咖啡厅,眼下卖鞋子。邻居的生意大致调换了一圈,她再次感慨:“生存不容易啊。”

“不容易”好像范雨素的口头语,和她的人生经历分不开。2017年,她在自述体文章《我是范雨素》开头写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一次访谈中,她机智地附上了更新:“只是封面从简装变成精装了。”生活到五十岁,她更能觉察稍纵即逝的滋味。

范雨素很快因这篇文章出名,浏览量24小时内达到了十万加,出人意料地成为现象级“爆款”。文章翻译成日文,发表在日本杂志上。稿费是两张茶色的一万日元大钞,她去附近的中国银行兑换成了1200元人民币。一位去日本研习性别问题的中国男孩还找她聊天,他观察到男孩子找工作容易很多,希望能从学问里找到答案。

和大哥住在家乡的母亲不会用智能手机,知道范雨素“出名”,却不大清楚具体情况。母亲从前是意志坚定的妇女干部,八十七岁,身体很好,对世界已经释然。早逝的父亲读过军校,但放弃了军队工作,修理对象从飞机转向拖拉机。种种家庭变故,范雨素在小说《久别重逢》里描述得非常充分。这本小说是我们见面的主要原因,购物中心的音乐不免喧嚣,好在不至于影响交谈。

说起来,万物复苏时,吵闹都可能令人快活。范雨素有时显得出神,目光转向无关的方向。你很快就能知道,她仍旧思索着遣词。当然,更多时间花在了热烈的回忆与讨论上。

《久别重逢》可能是范雨素唯一一本长篇小说,在出名前就已经写好,迟迟没有分享给其他人。(受访者供图/图)

一次远行

范雨素在北京度过了春节。她来这座城市三十年了,经历丰富,总在文章里出现的孩子们都很好。大女儿上班,小女儿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