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回望非洲,赞美沉默

正如那些脆弱又坚强的中国陶瓷碎片,古尔纳笔下每一位离散者和异乡人,都身处支离破碎的世界,却拼尽一生保存那份完整、价值和美感

他在作品中聚焦身处剧变撕裂下的个人、群体与社会,采用的却是一种不事声张的安静笔调,背负沉重的伤痛记忆,他选择在沉默之下书写奔涌的心灵的声音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周建平

古尔纳(视觉中国/图)

“我要驳斥那些鄙视我们、轻蔑我们的人做出的自信满满的总结归纳。但写作不可能仅仅着眼于战斗和论争……写作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或迟或早,残酷、爱与软弱就会成为其主题。我相信写作还必须揭示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冷酷专横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什么让看似无足轻重的人能够不顾他人的鄙夷而保持自信。”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的长相酷似影星摩根·弗里曼。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这位现居英国的坦桑尼亚裔作家,称他“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地深刻揭示了殖民主义的影响及身处不同文化和大陆鸿沟之间的难民的命运”。古尔纳坦言,对于瑞典学院的这份颁奖词,他当然没有异议,但他也自信地强调:“我的写作远不止这些。”

过去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古尔纳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2022年下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古尔纳五部代表作的中译本:《天堂》《海边》《来世》《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古尔纳另外五部作品《砾心》《多蒂》《遗弃》《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的中译本预计将于2023年上海书展期间面世。

1948年出生的古尔纳于20世纪60年代走出非洲、移居英国,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多年来,这位非裔文学教授对那里的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据古尔纳的一名学生描述,“他是那种一进门就让大家肃然起敬的人”,从教室的窗户望出去,学生们看到古尔纳教授从远处的桥上走来,会立马正襟危坐,准备迎接他的提问和授课。古尔纳不喜欢敷衍了事,他的学生表示:“每节课你都必须带着一种参加比赛的面貌全情投入。”

2023年4月7日下午,在《南方人物周刊》提出约访半年后,古尔纳终于拨冗安排了一次远程连线采访,在两节课的时间内,他马不停蹄地接受了中国四家媒体车轮战似的发问,对记忆、真相、移民、避难、身份认同、文学叙事、殖民主义等议题一一作出回应。他打断了出版社编辑对其光辉履历的开场介绍,表示希望单刀直入进入提问环节,整场颇具授课意味的采访,也让中国记者感受到了古尔纳学生所说的教授的“威严”。他精力充沛,绝不随便应付问题。为了提高采访效率,面对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答辩”,年逾古稀的古尔纳甚至婉拒了“课间休息”的善意提醒。

“童年时,我在家乡的海滩上经常看到那些美丽的碎片,老人们常说,那是中国的陶瓷……”当《南方人物周刊》以“非洲的中国陶器”开启对话时,古尔纳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了考古学家在东非海岸的最新发现。

“了解印度,了解中国,了解所有这些地方——这非常重要。”早在BBC《百样物件中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2010年开播)关于“基尔瓦(东非海岸古城)陶罐碎片”的一期节目中,古尔纳就曾分享自己少时在桑给巴尔岛发现中国陶器的经历,他原以为这些漂洋过海的碎片的故事只是阿拉伯飞毯一样的传说,“直到后来你走进博物馆,不断听闻中国船队远赴东非探险的惊人壮举,那些物件才变得珍贵,它们成了某种重要事物的象征,和历史产生了联结……你发现它们不只是碎片,你感受到它们的完整性、沉甸甸的分量和独特的美感。一切都环环相扣,像中国这样离我们如此遥远的文明,相隔几个世纪后竟也能出现在这里。”

古尔纳一直都在书写印度洋上发生的故事,故乡族群的残酷过往不断闪现,迫使他反复回望和追溯,他在异国追寻原乡的记忆、通过文学构建心中的家园。正如那些脆弱又坚强的中国陶瓷碎片,古尔纳笔下每一位离散者和异乡人,都身处支离破碎的世界,却拼尽一生保存那份完整、价值和美感。

2021年12月6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瑞典驻英大使米凯拉·库姆林·格兰尼特在伦敦为古尔纳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奖章和证书(视觉中国/图)

“天堂”与“来世”

“在英国生活的日子里,我没有任何一刻觉得自己离开过桑给巴尔。”

作为一名移居海外的坦桑尼亚裔作家,古尔纳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自己对桑给巴尔这片宁静故土的思念。

今天,桑给巴尔的海滩被欧美游客视作“天堂”:清透蔚蓝的碧海上飘扬着缤纷的滑翔伞,当地人熟练地蹬腿爬树,为游人摘下新鲜的椰子和榴莲。但对本地人而言,奢侈的度假酒店只属于“他们”,素朴的锡皮屋顶和破旧的在地社群才属于“我们”,这种鲜明对比随处可见,也是非洲文学反复书写的母题。

“从我们住的房子楼上的窗户往外眺望,你可以看到码头边的货栈和停满港口的独桅三角帆船。城里大多数人都靠海生活:渔夫、水手,要是怕危险,就做些生意,我父亲就是个卖鱼干、腌鱼之类的小商贩。”新近出版的演讲随笔集《辨读地图》中,古尔纳在《印度洋之旅》一文里回忆了自己的童年。

1948年,古尔纳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里人种混杂、文化交融,自古就与阿拉伯和印度等地有商贸往来,早年的航海家们从印度洋各方来到这座迷人的小岛,他们世世代代用东方茶交换非洲布,用阿曼糖交换奴隶和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的外来人种大批迁入这片土地。再后来,“桑给巴尔”这个波斯语中意指“黑人海岸”的小岛上又出现了西欧殖民者:葡萄牙人、德国人、英国人……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短暂的独立后,桑给巴尔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为坦桑尼亚。

“先说那个男孩。他名叫优素福,12岁那年突然离开了家。他记得那是旱季,每天都是一个样。花儿出人意料地开放又死去。奇怪的虫子从石头底下爬出来,在炙热的阳光下抽搐而死。太阳使远处的树木在空气中颤抖,使房屋战栗喘息。每有脚步踏过都尘土飞扬,白天的时光被一种硬邦邦的寂静所笼罩。那种确切的时刻会随着这个季节重现。”

——《天堂》

古尔纳1994年发表的小说《天堂》(Paradise),将背景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英德殖民与内部剧变之下的东非大地,故事讲述了少年优素福被父亲卖给富商“叔叔”阿齐兹抵债后伤痛曲折的成长之旅。

优素福纯洁俊美,12岁时被卖为契约劳工,被迫离家走上商途。阿齐兹家的花园和非洲壮美的景色曾让他如临天堂,但八年辗转苦行使他历经疾病肆虐、迷信盛行、猖獗的奴隶贸易、尔虞我诈的部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