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唠叨”的年轻人,终于解锁了对母亲的同理心

文|阮白卿

编辑|宋亦

宋瑶已经对北京四家高端花艺店里的十几种节日限定花束如数家珍。

进入5月以来,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做一次筛选:首先排除太素淡的花材——母亲上了年纪,开始喜欢鲜明跳跃的颜色,与她和老姐妹拍照时擎起的丝巾一样;其次不能有百合——这种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掉落花粉和残瓣的花,会给爱干净的母亲增添不少麻烦。

这样的“选择困难”,宋瑶每年都要面对一次,同时需要面对的还有暴涨的价格。母亲节前夕,一束花的价格高达四五百元,但宋瑶坚持认为,这是仪式感,也是远在异国的自己寄去的挂念。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早早开始了主题促销,护肤品、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精打细算的妈妈们平时不舍得买的这些“大件”被妥善包裹,变成一份份悄悄送出的惊喜,换回她们带着笑意的嗔怪:“这么贵,买它干什么,浪费钱。”

和母亲同城生活的赵翔则在担心她的健康。母亲无意提起最近常常头晕,赵翔劝她快去医院看看,却遭到拒绝。

几次劝说失败后,赵翔索性买了体检套餐,直接请了一天假,拉着母亲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一周之后收到体检报告,原来母亲不只是血压偏高,还有了血糖问题。

当成人后的子女开始与父母拉开距离,他们发现自己的挂念再多,也很难及时传递。他们的关切往往只能通过文字和电话,一遍遍叮嘱,一次次提醒,也是因此,他们意识到,当初那个恨不得捂紧耳朵躲避母亲唠叨的自己,正变得越来越像母亲。

长大后我就成了她

当宋瑶踏上前往海外留学的飞机,她感到自己终于成为了独立的个体。

母亲的关怀渗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宋瑶用“22000”这个数字来总结母亲沉甸甸的付出:一年365天,一日三餐,20年来母亲的菜刀和砧板几乎从不闲置,相乘出逐渐衰老的自己和羽翼渐丰的女儿。但唠叨也随之而来。

“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怎么不吃蔬菜?不吃蔬菜营养怎么能均衡?”宋瑶回忆,“我一直不喜欢吃西葫芦,母亲隔三差五还特地做一盘,说各种菜都得吃点才健康。”

母亲的关切不止于此,唠叨贯穿了宋瑶的整个童年,譬如天冷了怎么不加件衣服;天热了也不要洗冷水澡;为什么带去学校的水没怎么喝过;不要买零食,里面都是食品添加剂……进入青春期,宋瑶事事都和她唱反调,作为自己追求“自由”的宣言。最激烈的“抗争”发生在16岁,宋瑶和同学相约去欢乐谷,回家早已超过规定的时间。

“其实那次也有赌气的成分,我想,你干嘛连这种小事也要管?”

“抗争”最终以12通未接来电和母亲的大发雷霆告终,此后宋瑶每次离家,母亲都不厌其烦地和她反复约定回家的时刻,直到她拖着尺寸巨大的行李箱走向海关。

获得独立的宋瑶很快发现,她不在家,母亲每天只烧一盘菜,晚上则吃剩菜配稀粥。她在视频里看到后,对这种“随便对付”的生活大为不满,强烈要求母亲每一餐都拍照发给她“检查”。宋瑶常对母亲说,别总是攒钱,多给自己买点东西享受一下,但挂断电话又担心母亲会轻信别人,往家里源源不断地搬“保健品”和“养生床垫”。在转发给母亲的一条条反诈推文下,宋瑶发觉,自己变成了那个爱唠叨的人。

华为近期发布的一条主题为“时间向前 唯爱不变”的视频也反映了子女和母亲“唠叨者”角色的转换。镜头下的母亲,是无数个中国式母亲的缩影,会抱怨随处乱丢的衣服,唠叨女儿从作业本到家门钥匙一路丢三落四,担心女儿工作到太晚。而当一个家庭的照料者老去,成年后的孩子组建了新的家庭,反而更担心母亲不能好好地照料自己。

角色对换,长大成人的子女逐渐意识到,距离固然使人自由,却也使他们对亲人的牵挂日渐强烈。叮嘱总是以“唠叨”的形式出现,因为牵挂也一样,它随时随刻都会发生,可能是因为临近节日,也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新闻里很像母亲的人。它是一种焦虑、一种担忧,也是一种爱。

故而在这条视频中,小时候总因为丢了钥匙而在门口大哭的女儿,推己及人,也会担心母亲上了年纪爱忘事,不拿钥匙就出门。帮母亲更换一套智能门锁,和母亲当年用毛线编就的钥匙绳一样,分属于两个年代的关切,碰撞着同样的浪漫。

当年轻人终于也“解锁”了自己表达心中关切的技能,也就解锁了他们对爱的表达,这份理解基于彼此牵挂的同理心。即便曾无数次试图用距离来躲避母亲沉重的体贴,在时间推移之下,两代人终将达成理解。

科技,拉近关怀的距离

90年代,一次贯穿南北的返乡之旅需要30个小时甚至更长,而今天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已经可以实现在几个小时内吃上一顿跨越半个中国的家宴。科技正在把人们的想象世界拓得更大,同时却把空间距离拉得更短。

关怀也正趋向简单。

没有快递和电商的年代,每个母亲都会在孩子出远门时做上几罐酱菜和腊肉,把乡味塞满行囊。今天,人们显然不必担心拧进罐头瓶子里的关怀是否会在途中洒出来。决心要帮母亲过上健康生活的赵翔,预定了一年份的牛奶和鸡蛋,按周定期配送到母亲家。

在视频中,女儿幼年读书时,母亲的关怀有时是隔着一道门的担心。因为对某些事情观点不一,女儿想要自由,而母亲出于天性,想小心翼翼地守护女儿,导致矛盾。这时候,一个在门外徘徊,一个在门内焦虑。后来,时间向前延伸,这道门有了变化——智能门锁让母亲通过手机看到加班回来在门口徘徊的女儿,立马在深夜起锅开火,做出一碗锅气十足的面条,温暖了两颗心。一把能看见门外世界的锁,让母亲对女儿的爱意流淌,连接了门内门外。当科技高速发展,一把锁能锁住的不仅是安全,还能锁住无形又处处存在的爱。关怀透过这道门上的锁,融化阻隔,连接爱意。

华为智能门锁的应用,让关怀更易实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把备用钥匙送到需要的人手边。钥匙几乎是最容易遗忘的生活用品,出门前找钥匙,回家时发现忘带钥匙,每年因忘带钥匙而求助于警察、消防、网格员的案例层出不穷。AI 3D人脸解锁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搭载了AI动态学习算法的智能门锁,甚至可以在每次人脸解锁时自主学习人脸样貌的变化,让人脸识别功能越用越“顺滑”。镜头中的老人与孩子——最容易遗失钥匙的两大群体——都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则贴合每个有年迈父母的家庭。短片镜头中,母亲出门买菜开门时,门锁上传来外孙女提醒外婆的童声:“外婆,出门买菜别忘了关煤气”,“外婆高血糖不能吃甜的。”

一道门的开与关,成为两代人之间无言的默契,传递着爱和关心的信息。跨区、跨城、乃至跨国,远程关怀都变得更易实现。其实就像16岁的宋瑶迟迟未归时母亲的那12通未接来电,当亲人之间隔开距离,无论远近,最需要的都只是一个代表平安的信号让自己放心。

以钥匙为缩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在主题为“时间向前 唯爱不变”的视频中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见微知著的故事:科技的创新缩短了关怀的距离。这正是华为的愿景: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科技亦展现出人性化的侧面。

让社会看到老人

“七普”之后,人口老龄化的靴子落地。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公布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在2035年左右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短片中的空巢老人独居,同样是中国家庭的典型表现。大批年轻人从大学起就离开家乡,求学就业的需求,辅以人口从乡镇向城市、从低线城市向发达城市大规模流动的趋势,造成了无数老人被遗留在家的客观事实。

春运能够解决乡愁,但无法解决老人长期独居引发的种种问题,为首的就是安全。短片中的一句“管你太严是担心你的安全”道出了两代人之间彼此牵挂的核心。单单围绕着一道门锁,就可能存在无数安全隐患:赵翔的母亲就发生过四五次外出忘记锁门的情况,还有一次手里拎的东西太多,到家开了门,却把钥匙插在锁孔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发现。

尽管深知老人的记忆力日渐衰退,要子女时刻陪伴也不现实。年轻人往往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是时刻会冒出头来的担忧和挂念,另一方面则是事业和小家庭的牵绊。

在短片中,华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有温度的适老化改造。在“出门”这个场景中,母亲一开门就会听到外孙女的稚嫩童声响在耳侧,不仅能感受到女儿和外孙女的绵绵爱意,双方的内心思念有了寄托,同时也因时时提醒而避免了忘关煤气等安全隐患。而与此同时,女儿那边也能不必担心母亲忘记锁门或是回不了家。以智能门锁为代表的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应用,用最小的成本,帮助子女把他们的牵挂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实际上当然也是适老化改造的一种体现。

这也给年轻人以提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当然不必局限于在浴室里安装扶手和椅子,智能化家居设备同样可以在养老领域施展拳脚。

对已进入老龄化阶段的社会,短片的启发则在更广阔的层面。智能门锁固然不能解决独居老人所面临的全部问题,但它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给社会更多遐想的空间:智能设备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老人及其子女的需要?未来其实仍是蓝海。

老人的需求应当被整个社会看见。如何尽可能为银发群体的生活提供安全和便利,也是整个社会将来需要持续探讨的议题。以主题“时间向前 唯爱不变”的视频为契机,作为国有品牌代表的华为,展示了企业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对家人之间的爱与表达的关注,以及为此交出的答卷:智能设备的应用,是应对整个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最优解。

(专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