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的后裔

美国人开口就同六寨苗通话,把陪同的地方官员吓大跳:究竟是他们会讲苗语,还是六寨苗会讲英语?六寨苗也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会说我们的话?!

“世界上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是中国的苗族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澳大利亚民族学家格迪斯丽语)


  5000年前,蚩尤居江淮,黄帝、炎帝分别居黄河上游姬水、羌水,他们各是三个氏族的首领。为了良田沃土,蚩尤往西、炎黄二帝往东扩展,战争爆发了。
  “黄帝战蚩尤,九战九不胜。”(《太平御览》)最后,黄帝派遣两个女子,一个叫玄,一个叫媛,用毒药谋害了九黎部落的首领、苗族的始祖蚩尤。九黎败往长江中游,建立三苗国(《战国策·魏策》),尧、舜、禹不容三苗,相继征伐;东汉帝国忌惮苗族实力也加之以兵;西晋到唐宋,王朝对苗族且战且榨;明洪武帝调苗民南征,“上打乌蒙,下打金川”;清康熙三年,吴三桂又抽调苗民讨水西——几千年间,苗族一直在走,从东向西,从江淮到乌蒙,有史以来共七次大迁徙,写下一部悲壮的民族长征史。
  水西就是今黔西北毕节地区,处乌蒙高原。吴三桂挑起西南少数民族争端,“吴王剿水西”一战,苗族损失惨重,从川南抽调的3800余人仅存1840人,其中1400余人转走云南,400余留居今大方县北部八堡乡、兴隆乡。这些从遥远的东方辗转来到大方的蚩尤后裔,分成6个寨子定居:阿龚寨,青山寨,仄垮寨,中寨,铧匠寨,新开田寨,称“六寨苗”。今天,六寨苗人口发展到7000多人。随着人口增多,六个寨子增加成17个寨子。但“六寨苗”的称谓沿袭至今。

六寨苗血统十分纯正,极少与异族通婚


  苗族自古出英雄。
  据苗族历史记载,蚩尤是站着死的,黄帝的兵不敢靠近。据苗族古歌,蚩尤部落原本与沙觉部落、炎帝部落在中原一带和睦相处,沙觉祭祖,蚩尤亲为掌厨,不料沙觉怀疑蚩尤的兄弟偷吃猪心猪脾,蚩尤的兄弟剖腹雪耻,至今一些苗族忌食猪心猪脾。
  战争中,六寨苗的先人长发挽髻,麻布作褂,腰插战刀,背负弓箭,腿裹襟条,足踩钉靴,无奈而战,视死如归。水西之战,久战不克,吴三桂押300苗女使前,其状惨不忍睹。明末清初,六寨苗不堪欺辱,在头人陶二王带领下揭竿而起,杀得官军闻风丧胆,后陶二王一家惨遭官军杀害,仅一男娃逃脱。
  黔西北的苗族支系纷繁,有“白苗”、“花苗”、“汉苗”、“穿青苗”、“歪梳苗”等。
  六寨苗叫“丫(喜)鹊苗”。
  蚩尤战败,九黎南迁,后窘追兵,前迫大河。惶急之中,六寨苗的先祖忽听丫鹊喳喳叫。追随丫鹊而去,找到一片茂林。这才得木作筏,越水而去。从此六寨苗这一支自称“丫鹊苗”,感念喜鹊救命之恩。
  六寨苗男装为喜鹊标志。长褂有两后摆,形如喜鹊尾巴,青色为主,两肩一团雪白。女裙百褶千褶,代表江淮边上山岭和山谷,裙脚绣有田禾,则代表江淮一带的土地。六寨苗回望东方,思念故土。他们认为自己有三个灵魂,死了以后,一个守坟,一个投胎,一个回到遥远的东方故园与先人团聚。
  六寨苗居住的兴隆、八堡一带,高大茂密的树木,弯曲清澈的流水,一个个湖泊,一坝坝稻田,恍若远古江淮。在大方定居后,六寨苗的迁徙并没停止,一部分六寨苗于清初再一次背井离乡,辗转越南、老挝、缅甸、泰国,1975年后,大批老挝苗族成为难民,移民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移居美国的中国六寨苗,近年来相继回乡寻根。
  1982年,第一批十多个苗族美国人来到菱角塘边的苗寨。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类似牛的犄角,据说只在水乡才有,黔西北高原到处都找不到的。菱角塘原来也不长菱角,但自从六寨苗来此定居,塘里就长出了菱角。这说明菱角的种子是六寨苗带来的。
  美国人开口就同六寨苗通话,把陪同的地方官员吓大跳:究竟是他们会讲苗语,还是六寨苗会讲英语?六寨苗也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会说我们的话?!苗族各支系的语言不尽相同,但这些美国人说的是正宗六寨苗家的语言,他们说,他们是从中国贵州大定(大方县城过去设大定府,为水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堡一带迁徙到美国去的六寨苗。
  美国六寨苗至今保留自己的语言、祭祀、着装、婚嫁等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大方苗家有了自己的书面语言文字,此前他们的话语一直依靠口口相传。苗族是至今本民族语言传存最好的中华民族之一,六寨苗和其他民族杂居时,对外交流使用汉语,本民族聚居,对内交流则使用苗语,从没丢掉自己的语言。据说,六寨苗到美国后,对外交流使用英语,对内交流也是苗语,而且还有“叫魂”、“跳鬼”等习惯。这些洋本家们回到美国后宣传介绍,从此一拨又一拨的洋人来六寨地区旅游,他们不一定就是六寨本家,但无一不对六寨苗神往之至。在他们看来,六寨苗和六寨苗聚居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原生态自然和民族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