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因看见而美丽

责任编辑:石登江

市民观察团探访南太湖大桥桥下空间整治项目。

晴朗的早晨,杨柳依依的湖岸,阳光闪耀在米白色楼宇的外墙上。上午8时45分,湖州市行政中心4号办公楼的608会议室里,一场由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参与的会议如期而至。窗外的湖水平静如常,会议室的桌面自然温馨。来自不同行业的七位企业家按既定的顺序发言,直陈企业遭遇的难题。会议几乎没有客套话,国际订单的波动、行政审批流程的简化、人民币国际结算程序的优化,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被直截了当地摆在小小的台面上。

来自市人大以及生态环境局、商务局等十余个单位的官员们,面对问题(建议)照单全收,即使是批评也不闪躲,有问必答、从容自信。“工作需要反思”“不能给国家的人民币国际化拖后腿”“愿意与企业家一道解决问题”等回应,出现在官员们的口中。

政企恳谈会。

这是发生在6月21日的一幕。那天是星期三,是湖州市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的日子。这样务实而紧张的会议,湖州市已坚持连续召开了45期。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轮流主持,邀请七八名乃至十数名企业家发言,职能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并回应,这已然变成一项达成共识的制度性安排。而官员直面问题不闪躲,有问必答,务实的工作作风渐成常态。这样的转变,来源于一年前市委市政府发起的集体行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如今正在探索在城市看见更广阔的美丽中国。在那个构想的理想城市里,政府与社会顺畅沟通,政府直面问题,而社会也能够理解政府的不容易,党员干部与企业家、普通群众彼此扶持,一同看见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场全市参与的城市创新行动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接近美好的?

试验

2022年6月初,陈建良参加一场市委书记主持的座谈会,被问及“可否做一档电视栏目,每周五期,五期都做监督报道”。这位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主任瞬间承受巨大的压力。他在担忧有没有足够的素材让栏目延续下去。

不久之后,新的建议被采纳:栏目每星期做五期,三期做监督报道,两期做正面典型,在湖州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新的新闻监督类栏目被命名为《看见》。

“看见”一词,来源于“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这原来是延续多年的城市标语。2022年,湖州市委系统谋划实施“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下称“主题实践”),将这一工作载体作为推动现代化先行实践的“桥”和“船”。在实践内容上,湖州市委提出,加快打造实力新湖州、活力新湖州、品质新湖州、人文新湖州、美丽新湖州、幸福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湖州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经济发展之美、开放自信之美、民生幸福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政治清明之美、干部勤廉之美、大众奋进之美。

“主题实践”,往往存在于地方党建的语境当中。但湖州市主政者期待,“主题实践”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党员干部,而且包含普通群众、企业家在内的所有市民。该主题实践不是一次简单的党员干部教育活动,而是重要的载体。党员干部、企业家和普通老百姓“为城市更加美好做的努力和奋斗”都应该涵盖在内。

要发动340多万市民共同参与,挑战巨大。市领导希望凭借《看见》栏目刊播的监督报道,尽可能地将市民们联系到一起,推动城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于是,一档新生的监督类电视栏目在期待中迅疾筹备,十来个人的采编团队很快被拉了起来。

“80后”记者郑晓玲还记得栏目筹建时的激动。在听说单位的计划后,她主动找到了单位领导提出“我想做这个栏目”。当被告知“如果稿子做不好压力会很大”时,郑晓玲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在栏目组中,郑晓玲发现大家被一种空前的职业热情包裹着,“宛如身负使命的急行军,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狂奔”。那是一支理想旗帜高高飘扬的年轻队伍,除了郑晓玲和栏目制片人路平,其余都是入行两三年的“90后”,正是燃烧青春激情的年纪。

负责调派选题的路平,也深刻地感知到年轻记者们的职业热情。每当湖州下雨的时候,她都会调遣记者,“把兄弟姐妹们都撒出去蹲新闻”。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往往趁着下雨偷排污水,《看见》栏目这时候就是老百姓的眼睛。

《看见》栏目组成员拍摄垃圾堆放画面。

在最开始的两周,《看见》栏目组快速做好了两条片子:南浔区的文旅用地因闲置而堆满垃圾,以及吴兴区的临时农贸市场“临时”了十余年。一道选择题被放在栏目组面前:第一期节目先播哪一条?

第一期节目的刊播时间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按照约定,这一天正是市委市政府就“主题实践”召开动员大会的日子。谁也不想在这一天变成全市的反面典型。经过谨慎的思考,栏目组决定先播第一条,曝光南浔区的文旅用地闲置问题。达成共识的理由是:堆满垃圾的问题涉及责任主体较少,更加容易解决,能够更好地打出《看见》栏目的影响力。

果不其然,第一期节目一经播出,地块上堆满的垃圾在第二天就被属地的街道清扫干净;接着是第二期,节目的播出促动了一个临时农贸市场的整体搬迁,该市场的商户在数日内被隔壁街道另一个合规的农贸市场尽数承接。当地居民买菜的地点,由下雨即泥泞不堪的桥下空地,转移至步行十来分钟之外的正规农贸市场。

《看见》栏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无条件支持。栏目播出时间是20点——这是电视节目最重要的“黄金档”。市委市政府要求被曝光的单位当晚21点前必须研究整改方案。这被称为“闻风而动,事不过夜”。而看见办,则多了一项日常工作,当日17点前通知被曝光的部门,提醒他们准时收看当晚的节目。

这场由舆论监督促动的市域治理试验,其开端是成功的。《看见》栏目渐渐变成湖州市推动市域治理的基础手段。在湖州市委市政府涉及“主题实践”的行文中,《看见》栏目的舆论监督、每周三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以及被迭代的12345政府阳光热线,被视为推动闭环逻辑的“抓手”。

陈建良表示,电视画面的曝光,将城市存在的问题拉到了阳光底下,让政府看见了老百姓的诉求,最终也促成了政府部门工作的改进,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新闻媒体不仅要做宣扬主流价值观的百灵鸟,还要做联系群众的触角。”他补充道。

转变

《看见》栏目的开端是成功的,同时也是艰难的。那支年轻团队的挑战在于,要通过不停地跑新闻,保障每周三期批评报道的刊播。

郑晓玲从一开始就感觉到采访对象的抵触心理。那些接受采访的政府人员,“会推诿,或者说这不是我们(管)的事情”,不愿意说话。接触下来,政府人员和媒体记者之间,似乎变成了对立关系。

“人们面对批评的态度往往是闪躲的,这是人之常情。记者们一开始采访政府部门,就遭遇了不小的阻碍。”路平说。

俞佳萍能够体会那种心情。身为仁皇山街道旄儿港社区党支部书记,《看见》栏目刚刊播时,她的内心是惶恐的,“生怕踩了雷坑一样”。她担忧的是,不管曝光哪个部门,只要发生在她管辖的社区,她都有属地责任。她甚至想着,前10期的关注度应该很高,自己的社区可千万别出现在前10期。结果事与愿违,7月初《看见》栏目播到第6期,旄儿港社区被摆上了曝光台。那时正好是她的生日前后,这份“大礼包”更让她惴惴不安。

抵触,甚至对抗的心理,让刚开始跑监督报道的年轻记者们吃了苦头。更难的是新闻选题的来源——有没有足够的素材让栏目持续播下去。

为解决选题来源的后顾之忧,栏目组决定登门拜访。从文明办开始,栏目组选择了十余个部门登门拜访,晓之以理,做相关部门的工作,并邀请他们主动报送新闻线索。

为消除相关部门的顾虑,栏目组还主动向看见办要了一个政策:各部门主动报送的新闻线索被曝光,年底绩效考核不扣分;如果被《看见》栏目记者率先曝光,则相关部门遵照扣罚规定严格执行。这招“杀手锏”果然奏效,一些原先不太配合的部门变成了报送线索的“大户”。

多措并举之下,陈建良感觉到,政府部门的顾虑在消失,记者与政府部门之间立场的隔阂在消融,一些部门“真正有了新闻发言人的样子”。这时候,距离《看见》栏目开播已过去了两三个月。

《看见》栏目组的成员们艰难前行时,看见办的年轻人也遭遇着工作的不顺。在湖州,看见办是各个党政部门熟知的称谓,全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设立在市委办,工作人员由各部门借调,可谓“办公室中的办公室”。看见办和别的办公室不一样,工作人员经常出外勤跑调研,不仅要协调督导各部门主题实践的行动,还要负责问题被发现后的整改推进。看见办的临时办公点设置在湖州市政府的会议中心,工作流程图高高挂在墙上,横跨三代的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如同上紧了发条一样紧张。

《看见》栏目组成员出外勤跑调研。

看见办最早的挑战来自筹备每周一次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这是和《看见》栏目开播差不多同时发生的事情。据看见办整改推进组组长杨小丰回忆,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最开始的筹备是艰难的。被通知过来参加会议的企业家最初时感觉到紧张和不自在,担心“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真正能够及时有效得到解决”。而被邀请的部门负责人则表现出有些不理解,“企业提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两周内反馈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比较大”。

摸索过程中,问题的关键逐渐浮出水面:议题。筹备会议的看见办成员决定建立议题库,不仅自建议题,也从政府部门、企业家群体当中征询议题。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的主题因议题库的建设,渐渐清晰。积极的变化在每周一次的见面中悄然发生。

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开到三个多月时,看见办活动保障组组长殷杰最终感觉到春风拂面般的变化。他发现,会议室里的企业家们开始踊跃发言,没有嘘寒问暖的客套话,直接讲问题讲建议;而部门负责人也开始积极回应企业家的问题和建议。

而转变的本源,杨小丰认为来源于政企对议题的表达欲,“当发现见面探讨能改进彼此的工作,大家也就不排斥了。”出现在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渐渐轮番上演。

在6月21日的现场,化药(湖州)安全器材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孙斌,再次提出他的问题建议。早前,他提出的工业用地问题得到区县的解决,促使企业追加在湖州当地的投资。在会议上,他提到企业在申请环评批复中出现的问题:市县环保部门要求省级以上行业协会出具证明文件。但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属独家发明专利,相关领域还没有行业协会。

没等他发言完,环保部门负责人接过话头现场答复:下午到厂里了解情况,一事一议,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看见办对企业家们开通线上报名和线下邀请两种参会渠道,线上渠道设在南太湖号客户端。企业家们得到承诺,不管有没有被选上现场发言,其反映的问题都会得到回应。据官方统计,至第44期时,已有2717名企业家的3540个问题建议得到回应解决。

《看见》客户端页面截图。

路平是在《看见》刊播四五个月时感觉到转变的。

“他们(政府人员)渐渐熟悉了采访程序,放下了顾虑,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报道有助于他们改进工作。”路平回忆道,“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发生转变,从不太配合到愿意讲,和媒体的关系从对立转变成协作。”

俞佳萍也渐渐感到自己有了主动性,被栏目的影响力推着往前走。她认为,批评报道帮助政府部门理清了工作职责,发现了问题,本质上对政府来说是减负。她甚至选择了“主动出击”。市域治理问题涉及的责任部门往往较多,非单个部门力量所能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部门“自曝家丑”后,将相关的责任部门拉进来,往往能够推动问题的解决。她举了辖区内绿地乱停车的例子,从表面看是市民的素质问题,绿地可以加个锁了事,本质上却是停车位不足所致,而辖区内停车位的供给就非社区所能及。点位问题曝光后,相关部门参与进来,进一步推动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

就这样,从《看见》栏目的曝光台,到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的会议室,政府人员学会了直面来自社会的批评,听见了老百姓和企业家的心声,看见了市民共建美丽湖州的迫切希望。

迭代

《看见》栏目从一开始就被视作改革的“试管”而寄予厚望。在以看见办名义印发的第一份红头文件中,全媒体专栏《看见》坚持要形成“线索收集+督促整改+考核问效”的闭环式监督运行模式。“闭环”,从问题的发现、整改和追踪,一直被写在对《看见》栏目的愿景里。即使在起步还不太顺畅的时刻,《看见》栏目组也在酝酿自我的迭代升级。

在路平的印象中,栏目组迎来的重要变革是试行“一地曝光,全域整改”的运行模式。这最早从一根电线杆开始。那是2022年8月下旬,栏目组彼时尚未完全步入顺畅的轨道,市里希望通过《看见》栏目抓“全域整改”的典型,并明确告知市委书记也将出现在整改现场。几经考虑,栏目组采用了市执法局报送的新闻线索,曝光废弃线杆无人处理的问题,而曝光的点位则在吴兴区朝阳街道办。

《看见》栏目曝光废弃线杆无人处理问题。

“我们跟区县说,选择在你那里并不是说你们做得不好,你们千万不要有顾虑。”陈建良回忆道,“因为市里抓典型选择了你们这里,这不完全是你们的责任,还会有相关责任主体来你们这里一起解决问题。”

那条片子的标题很刺眼:废弃线杆矗立街头,谁来“拔刺”?报道指出,废弃线杆无人问津,老百姓怨声载道,而城建、执法等相关部门和电力、通讯等单位相互推诿。节目播出当晚,市委书记和分管副市长来到基层和干部一起收看节目,并连夜开会研究整改方案。那次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诚恳接受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坚持“小题大做”,以闻风而动、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推动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市领导主持召开现场会,很多地方发生过。但陈建良认为湖州的情况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出现了媒体,“媒体是老百姓的眼睛,媒体在场代表问题要被摆在阳光下。”

紧接着,那条刺眼的片子直接推动了102根废弃线杆的拔除。但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摸底,居然清理出25300根废弃线杆,最终在半年内实现了全市的“动态清零”。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被运用到党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当中。而每月推出一到两条能够全市解决的共性问题,也成为《看见》栏目组的“规定动作”。

党政部门新闻线索的报送行动,甚至也开始迭代。在对全市桥下空间改造的连续性追踪当中,郑晓玲发现,许多部门报送过来的都是环境脏乱差的线索。专业的新闻敏感驱使她去寻找更有“看点”的线索,结果桥下的黑作坊被找到。这对与她进行协同的党政部门人员而言,无疑是一堂新闻价值判断的实战课。

甚至有些整改行动跑到了批评报道曝光的前面。河边的沉船被操作其他新闻选题的记者发现。这是湖州的历史遗留问题,许多渔民上岸就业后,原来的船体被遗弃在河岸边无人问津,成为城市的伤疤。路平判断,追踪沉船的处置问题能够实现“一地曝光,全域整改”。于是,她安排记者做了第一篇沉船的批评报道,并策划了持续性追踪的重大专题。然而,第一条片子刊播没几日,就有区县出台文件,聚焦破解沉船的打捞处置问题。接着,更多区县更新。最终,预想中的批评报道只剩下首发的孤篇。

《看见》栏目聚焦破解沉船打捞处置问题。

为了让“闭环”更加完善,《看见》栏目在2023年3月迎来重大的改版升级。每周5期节目被规划成三个子版块,《看见·现场》直击问题,《看见·行动》聚焦问题曝光后的整改行动,而《看见·追踪》则查探整改行动的实现。围绕着批评报道曝光的问题,更加清晰的闭环流程被搭建起来。

在看见办的临时办公点,闭环逻辑被时时刻刻强调。殷杰熟知的主题实践拥有完善的体系,对区县、镇街、部门、干部、企业家和群众等六个“跑道”皆有规划。对区县和党政部门而言,闭环逻辑主要通过考核评比来体现。全市总共7个主体,每个主体每季度拿出2个工业项目做汇报,通过专家打分和现场评比,选出5个项目的“奔跑者”进行奖励。排名倒数的区县,则需要像课堂上的后进生一样被叫去劝勉谈话,以求下次评比取得好成绩。

而针对全市74个党政部门的闭环管理则更加复杂,“向人民承诺”“请人民阅卷”和“向人民报告”的规则被高高举起。殷杰介绍,各部门年初向全体市民承诺重点完成的事项,请人民评判,“像跳水比赛一样确定难度系数”;承诺事项推行过程中请市民监督,“人民就是阅卷的考官”;而到年底部门要就承诺的事项向市民代表做汇报,由市民打分。在市民打分确定绩效的同时,“请人民阅卷”的承诺事项推行情况,有不少又变成了《看见》栏目的线索来源。

《看见》栏目的另一个线索来源是12345政府阳光热线。在主题实践的统摄下,12345政府阳光热线同样获得了空前的升级。在很多地方,政府热线往往是答疑,或者接受投诉。但在湖州,12345政府阳光热线接听的诉求建议,都被纳入了闭环管理。针对不同诉求类型,按照2小时、24小时、3天、7天和10天五级处置模式限时办结,3天内办结事项要求达80%以上。

至此,湖州市主政者推动主题实践的“抓手”最终汇聚:《看见》栏目的批评报道被总结为“闻风而动,事不过夜”,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被概括为“闻风而动,政企同心”,而12345政府阳光热线则被定义为“闻风而动,接诉即办”。

这依然不是故事的结束。陈建良相信,前面依然有更广阔的空间。在《看见》栏目改版升级的同时,2023年4月,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市民观察团被组建起来,市民得以实地查考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责任部门敷衍与否一目了然。从人行道的整治到桥下空间的改造,市民代表们真正在实地调研中得以“看见”城市。

市民观察团实地查看南太湖新区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市民观察团成员、湖州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朱威实地查看整改后的社区廊道,瞬间感觉到清风拂面般清爽。原先透明的玻璃盖顶被替换为遮阳的设施,一些老人家开始在走廊里乘凉闲聊,夸赞面前社区环境的改变。朱威突然间领悟到一句话:以百姓之心为心。

而今年开始的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又新增了不少企业家关注的话题。在“春看谋划,夏看热潮,秋看攻坚,冬看蝶变”的规划下,市民观察团得以走进三一装载机生产基地,走进高铁湖州东站等重大项目现场,领略湖州市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机遇。在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上,企业家们期盼的信息,又通过市民的眼睛进行印证。

在市民观察团与市委书记的座谈会中,教书育人的朱威借着高考作文题目谈了一段语惊四座的话:“最有力量的故事,是天下人讲的故事。”言外之意,是党政部门的工作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讲述才是真正做到位了。

朱威记得,在随后市委书记的发言中,他又重述了这句话:“最有力量的故事,是天下人讲的故事。我们观察团成员代表的是341万新老湖州人,讲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故事将是最有力量的故事。看得见的变化才最有感染力。”

网络编辑:木吾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