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尼·霍恩:“冰岛是一种占据了我的力量”

1982年,她搬进建于20世纪早期、位于南部海岸迪霍拉里悬崖边的一座灯塔里。她沉醉于这个几乎隔绝于全球化力量之外的孤独国度,“在这里,你可以与自己建立联系,无需任何中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子

罗尼·霍恩 (和美术馆/图)

罗尼·霍恩:195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和雷克雅未克。1978年获耶鲁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长达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通过绘画、摄影、装置、雕塑和文学作品探讨自然与人类、性别、身份认同、主客体的关系等主题。

提前说好了,这不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回顾展。6月7日开幕前的对谈会上,白色寸头、黑色西装的主角罗尼·霍恩(Roni Horn)坐在最右边,一张口,是硬朗外形下令人意外的轻柔声线。她有些局促地一再交代,抛开创作、技艺这些概念,自己远行中国试图分享的,是到目前为止个人的生活经历(从上1980年代开始),“我们只是想让你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对于我的工作方式,你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你只需要考虑是否享受它,只是去感受它,不要试图解释或了解一切”。

结果观众席里没几个人乖乖听话。随机靠近一支三人队伍,都能听到一段胸有成竹的解读。耳边全是英文,每个人都像是知道点什么,这个对着满是线条的拼贴画回答:不,这不是地图,而是艺术家随着心情自创的单词组合;走到二楼,那个说你知道吗,她为了亲自布展,在这里待了整整两周!……流动的八卦,仿佛进场前每个人都秘密收到一张小纸条,写着不同的信息让他们去散布。

道听途说暂放一边,有些经过多方印证的消息肉眼可见——比如与她以往的展览一样,此次展览同样直接以艺术家的名字为标题;比如她坚持使用自然光线。展览承办方和美术馆(佛山市顺德区)执行馆长邵舒介绍,尝试过几种灯之后,他们发现任何人造灯都不适合罗尼那些色彩亮丽且能映照周围环境的作品。“因为人造光在相同的色温下是稳定的,只有自然光才能给你情感、凸显每一件作品的颜色及形状。”

对展馆场地最了解的邵舒顺理成章地负责此次策展,他看了眼窗外说,“今天在下雨,昨天阳光明媚,每一天观众都能拥有完全不同、不可预测的视角和体验。”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是一座中庭挑空、以环形为主导的五层空间,玻璃透明外墙欢迎各个角度的日光,对坚信“人造光会破坏雕塑的复杂性”的罗尼·霍恩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空间。

对谈中,邵舒一再谦和且略带紧张地表示,建馆不过三年的和美术馆“还很年轻”,“我们正在努力打破循规蹈矩,创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