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墙挡景背后,旅游景区也玩资产证券化

不少地方将旅游景点纳入城投平台资产,以门票收入或景区设施使用凭证作为底层资产进行抵押,打包成金融产品向社会融资。

提高社会融资的第一步是拆分经营权,将这些经营权出售也能为景区带来收入。

风景名胜区内的索道、观光车船等游乐设施的使用凭证均能被用作融资底层资产。“关键是有稳定的现金流。”

(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6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冯叶

乐山大佛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点30年经营权被整体转让。(视觉中国/图)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游客们发现,今年的自然景区掀起一股围墙之风。

被围起来的景区包括壶口瀑布,这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环湖拉起了铁丝网;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景点附近种上了竹篱笆。

尽管这些景区有所回应,表示出于环保、安全等原因才进行的围景,但新华社发表评论《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称不管基于什么说法,这种筑墙挡景行为似有短视之嫌,说到底还是靠山吃山的“门票思维”作祟。

不仅把景点围起来,有的景区还要求旅客乘坐付费大巴才能进入。还有的将同一景区切割成多个不同路段的景点,一张门票秒变“票中票”。

景区为何集体患上“门票依赖症”?

“靠借债度日”

“门票收入几乎占到景区收入的一半以上,这跟早年的景区评级制度有关。”伟光汇通文旅集团总裁王军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中国的景区评级制度始于1999年,2001年全国首批4A景区出现,2005年一些景区由4A升级成5A景区。伴随旅游人数增长的,还有地方收入,因为门票定价高低与评级直接挂钩,评级越高,景点收入也会随之上升。

目前国内景区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定价类景区,以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为主(如故宫、九寨沟等);二是政府指导价景区,多数乡村、城市小镇属于这一类型;三是完全市场定价,例如私营的游乐园、水上公园等。

政府定价的国有景区还处于行政管理体制下,通常由当地组成“景区管委会”,一些5A级景区的管委会等同于县处级单位。

“从运营的角度,单纯依靠门票和游览车的景区大部分是不能盈利的,因为收入模式太单一。”王军说,各类服务的定价也要靠审批,刨除门票后,景区亏损很严重,“景区开发要靠借债度日”。

2018年后,全国掀起一轮降价潮,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有景区”则集中在“占用国有资源”的政府定价类景区,不少5A级景区不得不降价,还要解决前期发展的负债问题。

5A级景区乐山大佛早在2021年就进行了相关经营权转让,近日再度登上热搜。转让前一个月的2021年9月,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披露了2020年度四川省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部门决算(下称2020年决算),数据显示,全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99.6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5亿元。然而因疫情影响,2020年景区门票收入减少了6369.62万元,同比减少40.5%。

在2021年决算里,景区门票收入回升到13715.2万元,较上年增加了4355.51万元,但景区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收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发展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债务余额较大,偿债能力不足等,是几乎所有景区遇到的问题。

上述决算写道,为“打造国内首选旅游目的地”“迈入国内景区新基建第一方阵”,乐山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