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立鹏:预防自杀,倾听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对于自杀这个全球最主要的非正常的死因之一,我们依然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相应的公共卫生对策也亟待完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李屾淼

(视觉中国/图)

每年,全球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Suicide Worldwide in 2019)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自杀仍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死于自杀的人多于艾滋病毒、疟疾或乳腺癌、战争和他杀。

关于自杀,常见这样一些误解:它无法预防;谈论自杀的人完全不想自杀;有过自杀经历的人不会再次自杀;所有的自杀者都有精神病;与抑郁情绪的人谈论自杀会导致他们产生这个念头……研究自杀的学者费立鹏(Michael Robert Phillips)一一否认了这些观点,“自杀的人其实既想死又想活,他们决定自杀前往往没有任何征兆;自杀未遂者是最高危的群体;大多数自杀源于突发的创伤事件,越担心有抑郁情绪的人自杀,越应该和他们谈谈。”

费立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研究自杀问题三十余年。1970年代,他作为留学生首次来到中国,在湖北一所医院的急诊室里,他听了许多自杀未遂者的故事,从中感受到了另一个视角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从医学院毕业后,他又读了人类学,尝试从不同维度理解自杀。

费立鹏(受访者提供/图)

1990年,国家卫生部首次公布全国的自杀数据。基于这一数据和不同样本,2002年,费立鹏与李献云等人在《柳叶刀》发表文章公布他们的发现,“估计中国平均年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在中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五大死因。”这篇文章成为后来许多自杀研究的数据基础。

与西方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城市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特点不同,中国的自杀状况有其特殊性——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年轻女性的自杀率高于男性。

费立鹏曾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对全国自杀者展开一项心理剖析,他们通过访问近九百名自杀者的家人和朋友分析人们为什么自杀,探寻预防自杀的方法。他们发现,1/3的自杀死亡者没有精神障碍,属于冲动自杀。急诊室中自杀未遂的人群中,1/2的人没有精神障碍。让费立鹏印象很深的一个极端案例是,一位家庭和睦的农村妇女在公共场所放屁被发现而自觉颜面尽失,回家后服农药寻了短见。

1990年至今,中国的自杀率显著下降,从22/10万左右降至7/10万-8/10万,是全球自杀率下降最快的国家。费立鹏指出,“我们希望自杀下降的原因是自杀干预起了作用,但其实不是,这一结果主要来自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

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精神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是什么?自杀率最高的群体是哪类人?面对亲友释放的自杀信号,我们应该怎么做?对于这些问题,《南方人物周刊》与费立鹏展开了对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