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勇敢地释放感性

“一个富有经验的艺术家,放弃掉文化、概念和艺术史,如此勇敢地去释放感性,还原到她最原本的才情和一个生命体的基本动机,是非常了不起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武汉

责任编辑:杨子

姜杰 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实验艺术前沿。(姜杰工作室提供 欧阳明/图)

小暑过后,武汉接连下了几场大雨。7月8日,在合美术馆姜杰个展《俯仰之间》开幕式上,主角姜杰的发言坦率而感性,“今天下大雨,还打雷,我特别怕你们不能来,都快急死了。现在看到你们,很多是多年没见的好朋友,我特别高兴,感谢你们能来。”

台下的嘉宾名字都很响亮:栗宪庭、贾方舟、张晓刚、王广义、向京、展望、毛焰、陈冠中、凯伦·史密斯、西川、许知远、陈章良……他们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

距上次个展《大于一吨半》将近十年,再次集中呈现自己的作品,姜杰有点紧张。开幕式后,第一批观众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张晓刚认为“效果很震撼”;向京和姜杰相识近三十年,非常了解姜杰的创作,说她在展览中“看到了很多惊喜”;艺术史学者、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认为姜杰在操控形态方面非常娴熟,但真正使每个形态如此强大的是她对材料的选择——展示了她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艺术的智慧和敏感。

《俯仰之间》展览现场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一个巨大的末世寓言

《俯仰之间》里的作品不是雕塑中常见的具象形态,而是一些“写意状的物”。姜杰在创作时受到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作品的启发,“罗斯科的绘画就几块颜色,貌似特别抽象,但它比具象的作品更加给人触动和震撼,能从中感受到色彩的重量。”姜杰说。

策展人崔灿灿认为雕塑这一媒介的抽象化过程尤为艰难,它与绘画、书法不同,无论如何塑造,都会产生一个实际存在的物。于是,如何使用材料、突出哪种物质,成了姜杰必然面对的命题。

与展览同名的《俯仰之间》是2023年的新作,由五件悬挂的雕塑组成。姜杰选用身边触手可及又很轻便的材料:纸粘土、木棍、竹签、纱布、塑料珍珠等,搭建出一个个颤颤巍巍的结构,并且可以随时搭建、临时更改、反复破坏,与人们印象中雕塑的稳定性和坚固感截然不同。姜杰并不追求那种永恒的纪念碑式的雕塑形态。

制作过程也很随性。感觉不对,就“咔嚓”了,有时整体都感觉不对,就全部“咔嚓”,推翻重做。姜杰很享受这种“咔嚓感”——类似于绘画中的速写,把即时的感受快速记录下来。而传统雕塑意味着坚固的材料和繁复的流程——搭架子、上泥、翻模……周期漫长。“那种方式是一个特别大的束缚。我试图突破这种束缚。对我来说技术不再是问题,如何打破规则,颠覆以往的经验,建立一个我要的东西,才是关键。”

在媒体人鞠白玉看来,姜杰的创作一直有情感和逻辑上的统一性,“《俯仰之间》让我感受到的依然是强烈的体感,会调动我太多记忆和情绪,那些以轻盈材料组成的部分让我感到的仍是沉甸甸的重量。”

张晓刚感受到姜杰作品散发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生命的内部,“这几个类似动物骨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