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产天团组团亮相,谁是你心中的C位?

4月7日下午,中法元首广州非正式会晤,吸引全球目光。凤凰单丛、广彩瓷器、精美粤绣、岭南画派佳作……浓浓的岭南元素大放光彩,刷爆网络。除了这些岭南元素,广东水产品可谓品领“鲜”全国。 下面这些都是水产天团中的佼佼者,你中意谁?

白蕉海鲈  

珠江八道门,四道过斗门。珠海斗门水网纵横,江海相会,咸淡相融。在这里,游出了广东水产业第一个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白蕉海鲈”。珠海斗门是全国最大的海鲈养殖与加工产区,养殖面积3.9万亩,产量15.6万吨,约占全国的7成,可以说“全国每10条海鲈鱼就有7条来自斗门”。一条鱼成就一地经济。白蕉海鲈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加工企业23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

2022年,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相聚在斗门举办,在“丰收节经济”“年鱼经济”的加持下,白蕉海鲈实现“量价齐飞”,成为新晋“网红”。白蕉海鲈的出塘价最高涨到13.5~18.2元/斤,刷新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高4~7元/斤。一口塘(10亩左右)普遍能赚20~30万元,养户增收2万元/亩。不光田头火热,白蕉海鲈预制菜也火爆,预制菜加工企业产品订单上涨30%,有企业年销售额增长80%。

金鲳鱼 

金鲳鱼预制菜

“挪威有三文鱼,湛江有金鲳鱼。”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湛江被誉为“中国金鲳鱼”之都。年产金鲳鱼10万吨,占全国的40%,实现了种苗、饲料、装备、加工与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总产值达100亿元,直接从业人口约10万人,间接从业人口近100万人,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湛江发展金鲳鱼深水网箱养殖,一个大型深海网箱半年就可产出10万斤金鲳鱼。2023年金鲳鱼收购价最高26元/斤,是五年历史最高价。

金鲳鱼鲜香肥美,是优质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预制菜企业聚力开发金鲳鱼预制菜品200多个,恒兴集团推出的“一夜埕金鲳鱼”摘得广东预制菜十大名品的榜首,年销售额过亿元。老手艺的新传承,传统腌制鱼升级成“一夜埕金鲳鱼”预制菜,集咸、鲜、香、嫩等味觉于一身的鱼肴风味,正走俏万户千家。

湛江对虾

湛江对虾

湛江人对鲜味的热爱超乎人们的想象,于南美白对虾而言,无论是清水白灼,还是蒜蓉鲜烤,都能品尝到海的鲜味。一条虾一座城。南美白对虾选择湛江,湛江也选择了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的崛起是中国对虾养殖史上的辉煌一笔。湛江对虾享誉七个“全国第一”(养殖面积全国第一、对虾种苗产量全国第一、对虾产量全国第一、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出口量全国第一、对虾饲料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已成为湛江市极具产业集群优势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了育苗、养殖、流通、加工、出口系列化对虾产业链,带动就业超过150万人。对虾产业内销占国内市场60%,达300亿元人民币。对虾出口占广东省的50%,占全国的22%,一直稳居全国地级市的首位。 

罗非鱼

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自几十年前从非洲引进,如今已成为广东沿海地区的民生鱼。2021年,罗非鱼全国总产量166万吨,广东73.8万吨,占全国的45%。罗非鱼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素有“白肉三文鱼”之称。

茂名被誉为“中国罗非鱼之都”,罗非鱼养殖面积约26万亩,年产量约30万吨,年出口量超10万吨,出口额超3亿美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和出口地,是“世界罗非鱼产业优势核心区”。罗非鱼是茂名特色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当前,茂名市正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致力打造乡村振兴“茂名样板”,擦亮“茂名罗非鱼之都”招牌,积极推动茂名罗非鱼优质高效发展。

清新桂花鱼

清远清新区水系发达,水质优良,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独特,极适合桂花鱼生长,是发展桂花鱼养殖的一块宝地。在优良的养殖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出来的清新桂花鱼呈现出极为优良的品质,该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为鱼中之佳品。

近年来,清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桂花鱼养殖业,并于2019年成功申报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苗种繁育-养殖-加工-流通-品牌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2021年4月,“清新桂花鱼”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截至2022年,全区鱼塘面积超5万亩,其中桂花鱼养殖面积1万亩、总产量1.26万吨、产值7.58亿元。 

顺德鳗鱼

受访者供图

中国鳗鱼看广东,广东鳗鱼看顺德。顺德鳗鱼闻名遐迩,素有“水中人参”“软黄金”的美誉。顺德被誉为“中国鳗鱼之乡”,“顺德鳗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2年被纳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当前,顺德鳗鱼(含外延面积)养殖基地面积约6万亩,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拥有5家烤鳗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万吨,占广东省的60%,顺德鳗鱼烤鳗占全国的1/3,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1/5。鳗鱼致富一方水土,顺德鳗鱼已发展出涵盖鳗苗培育、鳗鱼养殖、活鳗出口、鳗鱼加工、饲料生产等鳗鱼产业链和行业服务体系,活鳗和烤鳗出口创汇超5亿美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造就了顺德鳗鱼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中山脆肉鲩

中山脆肉鲩是中山市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中山长江水库,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2008年,中山脆肉鲩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为确保养殖高品质,树立卓越品牌形象,当地严格实施养殖标准,强化监督检查,选择了走“质量兴渔”之路。中山脆肉鲩坚持走品牌发展路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围绕脆肉鲩的生产、流通、食用各环节出力,形成脆肉鲩美食、旅游文化节等,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地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全方位展示脆肉鲩的品牌魅力,知名度日益提高,中山脆肉鲩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南沙青蟹

南沙青蟹

珠江入海口内伶仃洋地处广州市最南端,属于咸淡水交汇处。该地区底层以沙质为主,加上温暖、湿润,夏长冬短的气候特点,成为了青蟹的理想养殖场,造就了南沙青蟹“壳薄、肉多,味美”的特质。其中,在南沙出产的黄油蟹品质尤为卓越,塘头批发单只价格近600元,堪称“蟹中极品”。南沙青蟹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程村蚝

好水出好蚝,程村蚝是阳江水产养殖的一面旗帜,更是远近闻名的美味海珍。程村蚝养殖历史悠久,并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年产12万吨,年产值2.3亿元, 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一直以来,阳西县程村蚝产业发展给人印象足够深刻,程村镇也被誉为“中国蚝乡”。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品牌营销,程村蚝都代表我国南方生蚝产业最领先的发展业态。

惠来鲍鱼

北有大连鲍,南有惠来鲍。惠来鲍鱼鲜香美味、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养殖面积5000多亩,鲍鱼养殖场170多家,年产成品鲍2000多吨,产苗43亿粒,年产值约16亿元,惠来是全国最大的度夏鲍鱼种苗基地,广东最大的鲍鱼产区。

惠来鲍鱼已成为惠来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惠来县开展惠来鲍鱼产业链“链长制”建设,鲍鱼养殖将走向深海,发展深远海鲍鱼网箱养殖。到2025年,惠来鲍鱼养殖面积达1万亩,年产苗量60多亿粒,年产成品鲍鱼6000吨,产值达26亿元,形成广东鲍鱼产业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潮州鮸鱼 

鮸鱼胶

“海鮸全身都是宝”。鮸鱼是近海网箱养殖的优良种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鱼鳔可制成名贵海珍品——“鱼胶(肚)”。鮸鱼鱼鳔肥大厚实,在饮食界鮸肚往往又被称为“广肚”,有来自广东,板块大,品质好的意思。

潮州饶平县海鮸鱼年产量超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71%;年加工量6万吨,商品鱼产量和加工量在全国同级别县(市)中名列首位,是“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已形成集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

南澳牡蛎

南澳牡蛎是南澳县特产,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牡蛎的口感与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南澳的水域处于咸淡水交汇之地,水温适中且水质透明无污染,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片水域孕育出口感一流、品质极佳的南澳牡蛎。南澳全岛牡蛎养殖面积达二万多亩,年产量在三万吨以上,是广东省最大的规模化牡蛎养殖基地。

【来源】南方农村报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