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式辞职”排查进行时:遁形的腐败新通道

以提前退休、辞职等方式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即为“逃逸式辞职”。这些官员辞职后的去向主要是去辞职前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任职,领取高薪,利用在职期间的影响力发挥“余热”。

“逃逸式辞职”的理由主要有因病早退、自谋职业、下海经商、志于学术、追求理想等。

在职期间不贪或少贪以规避查处,辞职之后再兑现,是‘逃逸式辞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腐败方式时间跨度长、隐匿性强,而且辞职兑现好处的方式往往披着符合民商事法律法规的外衣,对违法违纪人员而言风险更低、成本更小。

责任编辑:钱昊平

中国光大银行原副行长张华宇,被中纪委定性为“逃逸式辞职”的典型。 (人民视觉/图)

一轮针对“逃逸式辞职”的排查正在进行。

2023年6月,安徽盐业开始摸排近年来辞职离职人员并建立台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作为领导干部申请主动辞职、离职或提前退休的前置条件,严防“带病离职”“一辞了之”。

此前,行动已在金融系统展开。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2022年农行、中行、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率先摸排辞职、退休人员去向,中行认定了数十名干部涉及银企“旋转门”情况,责令限期解除与相关企业的聘任关系。

以提前退休、辞职等方式逃避党纪国法的惩处即为“逃逸式辞职”,2022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提到了这一概念。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坚决纠治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

“表面上是‘逃逸’公职,实质是腐败的遁形。”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逃逸式离职”是一条新型的腐败通道,不同于正常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

防止“带病”离职

围绕纠治“逃逸式辞职”腐败,重庆市九龙坡区纪检监察机关对离职党员干部进行适时回访,及时纠正充当挂名顾问、站台撑场面等违规行为。

2023年9月1日,九龙坡区相关部门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该区的整治行动仍在进行中。针对“逃逸式辞职”,九龙坡区提出“全周期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强化“事前”管理,严防离职风险;强化“事中”管理,严格离职程序;强化“事后”管理,严治离职贪腐。

重庆市委组织部主管、主办的七一网,也于2023年8月14日发文分析“逃逸式辞职”问题,阐明“逃逸式辞职”是利用政商“旋转门”捞好处,是隐形变异腐败的一种。

对“逃逸式辞职”的排查,始于2022年。2023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各派驻国有银行纪检监察组均对“逃逸式辞职”“带病离职”等现象进行强化专项整治。

中行将6510名离行人员(含58名总行党委管理干部)纳入整治范围,排查离职去向。农业银行自2022年5月起,在总行和31个省分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查“逃逸式辞职”等现象,通过谈话、资料审核等方式,了解相关人员离职过程、离职前表现、离职后去向等,严防“带病”离职,建立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