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理想——读《人间失格》有感 | 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贺海亮 学校: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第三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贺海亮

学校: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甘健

《人间失格》是20世纪前期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遗作,也是如今在全世界都享有名誉的经典名著。此前我从未读过任何一本日本的文学名著,《人间失格》让我对日本有了新的想法,以至对世界、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想法。

诚如部分当地评论家所说,太宰治的文字使人读来仿佛在面对自己的弱小。可见其剖析心理之深刻,以及太宰治关心人心之细致。尤其在《人间失格》一书中,他以手记的形式,第一人称的角度剖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即“我”——大庭叶藏的心理。许多评论众人已悉知,在此只是略作陈述,不再赘述。

读这本书时令我印象深刻的点有很多。首先是开篇第一句话:“回首前尘,我的人生充满了惭耻的记忆。”读到后边时,我常常会忘记这句话,但一旦记起来,便觉贴切无比。惭耻总是来自于现实的软弱与对理想的坚守的矛盾。大庭叶藏本来便是一个“软弱”的人,这“软弱”体现在他认为他人的话语仿佛有种难以抗拒的威严这件事中。由此可知,大庭叶藏的“软弱”来源于对“人”的恐惧,对“世间”的恐惧。然而在恐惧的同时,他内心也有着期待,所以有了与三位女性的故事,三次救赎与三次伤害。

我认为我也是个类似的理想主义者。我从小沉浸于动画之中,对待事事,仿佛对待一个动画中的场景。我没能领会动画中的深意,反而天真地以为世间之人就像动画中那样善恶分明。渐渐的,这塑成了我的“理想”。然而我本质不比大庭叶藏,当今时代也不比当年,文化差异又是如此得不能忽视。我自然成不了大庭叶藏,顶多是“伪大庭叶藏”。

在我看来,当今世界上,像我一样的“伪大庭叶藏”有许多。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家们的鼓动使每一座大城市都变得灯红酒绿,使许多居住在里面的人忘记了自我。他们的灵魂由物欲充填,他们的眼睛被疲惫占据,他们的人生被机械的生活捣碎。这是人们所谓“现实主义者”,或者说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有不少野心家打着守护人们的心灵的幌子,将适用于剥削的思维和价值观藏在艺术作品中进行推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然后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消费的人群中,大部分人即普通消费者(而非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些艺术作品中所深藏的东西的影响,最后成了时代的眼泪,生活的傀儡,丧失了自我的他人的玩物。“现实”因此而传承。

如此说来,世界的未来岂不是一片黑暗?

可是世上从未有过彻底无光的黑夜。月光,星光,烛火,萤火……,萤火之类,应该属于孩子。未被世间污秽所侵染的孩子,有着的“理想”与我的如出一辙。可萤火一触及黑夜就会被渐渐侵蚀,以致消散于清晨起雾的江岸;孩子一触及现实就会逐渐变质,以至于成为心死之人。在心死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孩子绝对是痛苦的,熬过了这痛苦的孩子成了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化作烛火乃至星光、月光,然后去迎接更多的苦难。被黑暗的夜所吞噬了的,要么心理出现问题,要么心麻木,然后整整死去,或变成另一个人。这是理想主义者的路,虽然仍有人会犹豫,但我已经做出选择。

我不愿做江边的萤火,甚至是屋檐下的烛光,我不愿承认世界战胜了我。所以我要抗争。抗争之路,长且阻,但我只需要一把木剑与一捧清水。木剑来源于现实,现实没有灵魂,无法打败有心的人,反而会作为我反抗现实的武器。清水将化作我的冰心,欲熬过漫长的黑夜,它需要洁净且坚固。没有经历过锻造的铁成不了剑,没有经历过现实洗礼的冰心也守不住心神,所以我逃离了孩子的世界,钻到地里去啃食树根。在多年后某个出土的夏夜,我将真正明白现实的堡垒如何坚固,我的力量又是怎样的弱小。可我怎能屈服!我的理想要求我成为皓月或星辰,做黑夜里孤独的光,做守夜人的太阳。现在夜空需要更多的星辰,守夜人还需要太阳。于公于私,我都责无旁贷。

我将踏上这条充满荆棘的路,或者此刻我已身处其中。该怎样前行,我心中早有定论——在荆棘鸟高歌的地方,我将折下那支最长的荆棘,以此作为我“出师未捷身先死”后,化作路边枯骨时的墓志铭。如果我没有死去,就一定会走下去,走到路的尽头。至于路的尽头是什么,走这条路是否有价值,我想入此道者心中自会有答案。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