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法门丨电影完熟时代

责任编辑:邢人俨

与闻善同住的小尹(右)其实是编剧出身的闻善笔下的人物。《不虚此行》(2023)剧照。(资料图/图)

“你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了”

2023年9月上旬,院线出现了两部被称为元电影的电影:刘伽茵的《不虚此行》和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此前中国的院线有张艺谋的《一秒钟》、大鹏的《吉祥如意》、马来西亚陈翠梅的《野蛮人入侵》……魏书钧的下一部《河边的错误》据说也是元电影。所谓元电影,一般被认为是“关于电影的电影”。这类影片往往布满了针对电影创作以及电影运行机制的反思。它们往往带有探讨电影文本的理论色彩。当下,它们在电影院竟然如此密集地出现。

感谢电影完熟时代。无限的交流、高速的传输、视觉手段的飞跃和易得,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在这样的时代,普通观众与元电影的隔膜程度远远降低了。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为熟悉电影的运作机制。虽然最近上映的这些影片,接受度上仍然落后于其他商业影片,但能在院线出现,已经可以作为文化现象来加以讨论了。

《不虚此行》和《永安镇故事集》虽然被命名为元电影,但其实都并非创作者们的刻意为之,他们只是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经验拍摄了出来。由于他们都是电影人,都陷入了关于电影的困惑中,当他们表达出自己的困惑,电影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元电影。

奇妙的是,表达出自己的困惑的时刻,同时也是困惑被解决的时刻。

刘伽茵导演的上一部影片《牛皮2》完成于2009年,距今已经有十四年。《牛皮1》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奖,《牛皮2》入围戛纳导演双周。

十四年的“创作空白”对于电影人来说,一定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况且她身在电影学院教书,周边全是在搞电影创作的行动者。我经常会问她,你的下一部什么时候拍出来?

《不虚此行》把这份压力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这是一部十分独特的影片,我记得过去的先锋实验小说有时候会这么做——让生活中作者感受到的压抑如数转化成阅读者的压抑。

导演也知道这是一种冒险,但一切都是深思熟虑过的。《不虚此行》的主人公——胡歌饰演的闻善,以前是一位很不成功的编剧,现在在殡仪馆给人写追悼词。他对客户十分认真负责,经常带点迂腐地深入客户和死者之间的感情纠葛。理解这个世界,写出正确的悼词,也许就是他心目中的善。

吴磊饰演的是与闻善同屋居住的年轻人小尹。这个角色被设定得怪异、虚无缥缈。影片进行到后半段,观众才恍然有所领悟,原来他是一个半成品,是作为编剧的闻善多年来企图创造的一个电影角色。当闻善对于自己的创作犹疑不定或者不自信的时候,小尹的存在方式、存在感就变得若有若无、明灭不定。

小尹同时也在不停地追问闻善,你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处境!他正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