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支教|王雪茹:十年西部支教,她在寻找下一个“扔海星的人”

那是一个寻常的秋天夜晚。

甘肃民勤县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上完一天课的王雪茹有些疲惫,拉着一同支教的女儿躺在了操场的草坪上。她们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聊班上调皮的学生,聊中午那顿有点咸的番茄烩面片,聊黄土高原上清爽的秋天……

两人突然安静了下来——抬眼望去,银河像被什么打翻了,把漫天的星星泼向整片夜空。眼前的风景美得惊人,这对城市来的母女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份独属于乡间的谧静。

那一刻,王雪茹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

从繁华首都到西部乡村

时间回到十年前。

王雪茹是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的代理人,她的心里一直有个支教梦。2013年8月,平安一年一度支教行启动,贵州、甘肃、云南等地的偏远山区更缺支教老师,王雪茹报名时,就特意选了这些地区,最终如愿去到距离北京1100公里以外的甘肃庆阳,在宁县的一个小乡村里开启了支教。

身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那趟“旅程”之前,王雪茹对黄土高原上的乡村一无所知,从北京坐飞机来到西安,搭乘大巴前往宁县,将近四个小时的车程,被大雨滂沱的天气拉得格外漫长。陈旧的大巴车一路摇摇晃晃,路面泥泞不堪,司机只能数度绕道。王雪茹和支教伙伴们坐在最后一排,从车顶渗漏的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一位南方来的年轻老师索性在车上打起了伞。

终于到达宁县坪子镇半坡村平安希望小学,王雪茹却一眼就看到了学校的操场。“什么操场,那就是一汪湖水。”连下了几天雨,水都积在操场上,孩子们光是路过都被溅起一身泥水,连体育课也没法上。

这所小学有8位老师和250多名学生,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王雪茹发现,学校的课程表上有音体美的课程,但学生们却从来没有上过。校长告诉她,学校没有专职的副科老师,主科老师们忙不过来,无法给孩子们提供相关的美育课程。

支教团队的出现,弥补了乡村美育上的不足。油画棒、橡皮泥等画材画具出现在了王雪茹的美术课上,她还教孩子们如何“变废为宝”,利用铅笔屑在自己的画作上粘贴出盛开的花朵、海上的波浪和乡间的房子。

新奇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惊喜不已,也让他们对这群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更加好奇,“下课后,他们总是一圈圈把我围起来问长问短,还有害羞的小女孩悄悄地把舍不得吃的糖果塞到我的手里……”

天晴的时候,孩子们在坑洼不平的操场嬉戏玩闹、放声大笑,脸上洒满了阳光;学校提供的早餐奶喝完了,孩子们会细心地把利乐盒折叠压扁,一盒盒平整地放回箱子里。孩子们的热情和淳朴打动了王雪茹,更让她动容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次支教归来,王雪茹便一直心系甘肃。蹲旱厕、不能洗澡、粗茶淡饭、每次家访都要走几小时的山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在十年间先后八次前往甘肃支教,足迹遍布庆阳市宁县坪子镇半坡村平安希望小学、兰州市七里河东果园平安希望小学、平凉市灵台县邵寨明园中心小学、平凉市灵台县上良乡三村张村平安希望小学、武威市民勤县夹河乡平安希望小学等五所乡村学校,行程上万公里。

冲出教育孤岛的十年

王雪茹在甘肃支教的十年,也是乡村教育迎来巨大改变的十年。

第一次来到甘肃,最让王雪茹触动的,是横在自己和孩子面前的知识鸿沟——这群乡村孩子没有坐过高铁、没有见过飞机,谈及乡村以外的世界,浮现在他们脸上的是懵懂和不解。

得知王雪茹来自北京,班上的孩子们会追着她问天安门有多大、长城有多长?“北京的高楼大厦有多高,能有二十层吗?”这群孩子最远只到过庆阳市。即便是他们的父母,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西安,一个距离家乡宁县仅有两个半小时车程的城市。

幸运的是,这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孤岛。

每次重返甘肃乡村,王雪茹都能感受到学校里正在发生的改变。崭新的教学楼建起来了,塑胶跑道开始投入使用,在王雪茹今年支教的民勤县夹河乡平安希望小学,足球场还铺上了人工草皮。“学校通了网络,原来享受不到的教学资源也开始进入乡村。”

教育资源丰富起来,也意味着孩子们拥有了更多可能。以王雪茹的美术课为例,“以前我指导孩子们画画,他们绞尽脑汁也画不出来。现在不一样了,乡村孩子也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的画作水平和城里孩子越来越接近。”

这些变化背后,也离不开中国平安的努力。多年来,中国平安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共计帮扶甘肃省白银、武威、天水、庆阳、平凉、兰州、定西等地7所乡村小学,除了修建教室,还捐赠教学设备,并持续维护校舍、操场等硬件。此外,平安长期派遣支教老师,为学校填补音体美等素养教育空白;还特设“平安希望奖学金”,精准资助困难学生。

王雪茹作为一名资深的保险代理人,还借助平安的平台优势,搭建起困难孩子和爱心人士之间的桥梁,将来自远方的善意源源不断地送达乡村。

2016年,王雪茹回到宁县坪子镇半坡村平安希望小学,走访当地困难家庭。当她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时,孩子们正就着昏暗的灯光、趴在土炕上写作业。一旁的桌子上放着七八个白馒头、两碟凉菜和几碗清水,那是家里的老人为这群客人精心准备的饭菜。这是一个留守家庭,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离家出走,老人为三个孩子的前途忧愁不已。

“在农村,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只要孩子能有出息,日子再苦也有盼头。”王雪茹向往来多年的客户讲述了这个家庭的故事,对方当下决定,资助三个孩子完成学业。

这一帮就是七年——如今,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即将迎来高考,老二老三一个考上了高中,一个上了幼师。在村里的帮助下,老房子翻修了屋顶,笑容也重新爬上了两位老人的脸庞。“在农村,三个孩子都能继续学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雪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这样的故事。在她的牵线下,越来越多的客户和朋友加入了资助人的行列,前后有七个乡村孩子受到了长期资助。“这些爱心人士一直默默关心着孩子们,陪伴他们长大成人。”来自远方的关爱和支持,构成了一张坚实的守护网络,也让乡村的孩子心灵不再是“孤岛”。

年轻的力量流向乡村

今年的支教之行,对王雪茹而言有些特殊。

前两年因为疫情无法成行,今年的支教招募令一出,王雪茹便和女儿一起报了名。女儿是00后,在北京当咖啡师,从小在母亲影响之下,对支教也有了兴趣。

出发之前,王雪茹就给女儿打了预防针,“那里比较艰苦,卫生条件也不太好,你可要有心理准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很快便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母女还有了更多朝夕相处的时间:她们一起备课、一起教学、一起筹备学校运动会、一起躺在操场草坪上看星空,王雪茹这才发现,曾经稚气未脱的女儿,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在女儿身上,王雪茹看到了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青春活力。同样一节关于星空的语文课,女儿的教学方法比她更新颖——天上有哪些星星?哪颗星星最亮?女儿试图在课堂上加入更多新鲜的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宇宙。

除了女儿,长期资助的孩子小宇也给王雪茹带来了意外之喜。当年,小宇的母亲得了一场重病,身体孱弱的父亲也失去了劳动能力,是王雪茹带来了资助人,支持他一路求学,圆了他的大学梦。

今年,王雪茹在兰州见到了已经在兰州文理学院就读大二的小宇。虽然七八年没见,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记忆中那个腼腆内向的小男孩。如今的小宇变得开朗、成熟,他告诉王雪茹,自己毕业后想继续攻读体育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将来当个体育老师。

分别前,王雪茹把支教志愿者的红色上衣送给了小宇,希望他有朝一日也能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给农村的孩子上上体育课。小宇欣然答应,并与王雪茹约定明年一同去支教。

与小宇的约定,让王雪茹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她深信,年轻力量的加入,能让支教变得更有生命力,更加可持续。“哪怕有一天我实在走不动了、不能再继续支教了,也有人能接过我的理想,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更多希望。”

很多人问过王雪茹,为什么十年如一日地前往甘肃支教。她总是用一个关于“扔海星的人”的故事作答:退潮的海边,女孩正不停地把被海水卷到岸上的海星扔回大海。有人说,这么多海星你是救不过来的。女孩却回答,能救一个是一个。

王雪茹就是那个“扔海星的人”。如今,她也开始寻找下一个“扔海星的人”。她深信,只要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场支教“接力赛”,育人的薪火就能代代相传。

--------

这种对薪火相传的信念,正是中国平安三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公益的动力之一。

从1993年与希望工程结缘、成立希望工程救助小组起,中国平安持续与希望同行,援建119所平安希望小学,围绕科技素养、文学素养、体育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以硬件维护、课程支教、远程培训、夏令营、奖学奖教金等,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并逐步实现了教育公益行动的迭代升级。

从2007年启动支教行动以来,中国平安已为乡村输送上万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超37万小时。正如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2022年支教号召中说的那样,与希望同行,就是与希望工程同行,与乡村的孩子同行,也是与乡村振兴一路同行。

“乡”约同行,薪火相传。未来,中国平安将在长期、可持续、有价值的教育公益道路上继续耕耘,不断迎合时代发展、满足乡村教育新需求,助力乡村孩子全面成长。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