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之精华

现代的知识分子需要传承士的精神,既要阐释和延续伟大的中华古代文明,也要因时而“作”,探索新的哲学之理、制度之理与科学之理。

责任编辑:陈斌

无论从人口、国土面积还是历史文化来说,中国都是一个巨型国家。提出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的已故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我们要建设的是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什么、民族灵魂是什么、精神支柱是什么的问题。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梁启超在一百年前提出,但即便从以玉文化为特征的良渚文化算起,先民在华夏大地上的文明创造,也已超过5000年。良渚先民的神人兽面纹、抬头龙与俯首龙、带有明显礼制涵义的墓葬形态等,都已鲜明显示其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华文明自然不止一个源头。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外,还有辽西的红山文化系,中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城背溪文化,华夏大地上诸文化融合而成的龙山文化等等。

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既有方块字的发明、实际社会发展形态中的先王“制度”之“作”,也有先师之“述”,还有历代士人知识分子之“释”。无论现当代突飞猛进的“地下之新材料”,还是甲骨文、金文以来丰富的古文献,皆可助今天的我们更深入理解何谓“中华民族精神”。

而这种理解不能仅是朝向过去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它更是朝向未来,并参与当下的。这里,尝试从社会、政治、信仰、经济和文教五个方面来总结我所理解的中华文明。

社会:家庭本位与个人

从社会形态上说,我们首重“家”这种小共同体的价值,并由之引出了仁爱的精神与个体人格的成长。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就是从人之为人的血缘、天然本性来说,去孝爱自己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子女,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这种爱推广到所有人那里去。不同于墨家的兼爱主张,作为汉文化的主流,儒家承认“爱有差等”,但依然有一种博爱的情怀。

现代人往往首重个体主义。这种“家庭主义”与对个体人格的尊重是否有冲突呢?

从发心来说,父母养育子女出自本性,是最好的助个体成长的自然机制。亲亲之爱在父母和子女之间提供了相对纯粹的爱及美好情绪,就儿童成长而言,家庭结构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从族群绵延的角度来讲,这种文化显然有利提升生育率。

亲亲之爱并不主张无条件顺从。父母有过错,《孝经》主张“家有诤子”,只是规劝父母的态度和方式要注意一点。孟子则鼓励每个人“善养吾浩然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一种具有充沛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人格主义。

尽管在现实中有专横且不负责任的父母、忤逆的子女,但这恰恰是由于他们背离了亲亲之爱,而不能怪罪于这种兼顾着家庭结构和个体人格发展的社会结构及价值形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