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对身边美好的感知”:社交媒体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适当地从现实生活抽离、放松放空自己是无害有益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过,逃避现实生活是不可取的,你不可能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过得很失败,另一方面在虚拟世界成为不世出的大英雄。现实世界“弃疗”的,也很难在虚拟世界“满血复活”。虚拟世界如果成了你逃避现实生活的麻醉剂,那只会放大与加剧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每一次你下网、回到现实的那一刻会面临无尽的精神空虚。

责任编辑:辛省志

近日,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严飞说:社交媒体把遥远的人拉到身边,但我们却失去了对身边美好的感知。这话引发了不少讨论,有赞有弹。

一种批评意见说,泛人文社会的专家容易陷入对“新技术”“新潮流”的反思中,给人一种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感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严飞的说法没有价值,激发共鸣也好,引发反驳也好,都说明这话触动了不少人,必有其对的地方。

社交媒体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赋能我们,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助力我们接触与发现更大的世界,成就更好的自己,还是过犹不及,已在消耗我们,我们被囊括被吞噬,成为这个“超有机体”的人肉输入输出终端,每个人生产碎片,又被投喂碎片?每一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对一项技术的不同看法,恰恰可以揭示它的不同面相。

从积极的角度看,社交媒体确实降低了沟通交流成本,足不出户、几番输入点击,就能与远方的陌生人建立链接,彼此分享看法又得到及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