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则班内社会学调查:为何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回家了?
我想回到人类学视域下的一个概念——做家,对应的英文是home making,意指家不是天然的,不是自然生成的,家不止于生理层面的,更多指涉社会层面的,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家需要家长与子女两方共同努力,去营造、营建与经营,只有父母与子女两方采取了共同的行为、行动、协商与协作,真正意义上的家(home)才能形成,年轻人臆想中的家才真实地存在。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一篇帖文很火,原文是这么说的,“往往无助的时候脑子里就蹦出一句‘想回家’,但又好像不是真的现实中真正的‘家’,而是一个臆想中安全的、自在的、没有痛苦和烦恼的地方”。我估摸着发帖人大概率是年轻人,跟帖及评论的人也多是年轻。
家,英文也即home,区别于house,后者只是具备居住功能的建筑物。home是一个带有明显文化地理学色彩的词儿,经常与家人、家庭、亲情、温暖、庇护、臂膀、港湾等相关联。回家,即所谓的going home,也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回家的正义感与正当性,从“常回家看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落叶归根”等脍炙人口的歌名或句子中可见一斑。
于我而言,逢假期尤其逢长假我必回家。道理至简,父母养育和培养我成人非常不易,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抽空回家看望与陪伴他们。换言之,我如果假期不回家,只顾着我自己玩,或带着老婆孩子玩,我会心生愧疚,我会觉得我是一个自私无情的人。
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人,尤其90后、00后的年轻人对家及回家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与认知。
我的社会学调查
我侄子是大一新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他只在家待了三天,第四天就约他的伙伴外出游玩了。
我随机询问了我所教的18人,囊括大二及大三学生,“这个假期没有回家”的有7人,“回家待了7天及以上”的有1人,“回家待了5-6天”的有3人,“回家待了3-4天”的有4人,“回家待了1-2天”的有3人。没有回家的7人里,直接表达“不喜欢回家”的有5人,2人表示“假期有其他安排,就没有回家”。回家的11位同学里,持“喜欢回家,但不喜欢在家待太长时间”观点的人占比高达92%。
一个结论是,我观察到的这些年轻人不怎么喜欢回家,或不喜欢在家待太长时间。
将回家视为一种人口流动现象,哪怕是暂时性的人口流动,我们不妨借用人口学的推拉理论进行解释:回家,证明家里有吸引我的东西,让我感觉舒服的东西,此即“拉力”,将我拉回家;不想回家,不回家,或回家了几天,就想离开家,一定是家里有我不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