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成了贬义词:语义嬗变背后是对消费和情绪的无度索求

文化资本所推广的这种文化范式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即对消费欲望的予取予求和随时随地的情绪索取。前者是个体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物质满足状态,后者则是高度原子化的社会中对抗个体孤独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陈斌

通常认为,“老实”作为一个形容词,在汉语中有两层语义,其一是指道德层面上的诚实可靠,其二是指行为层面上的守法守序。在1980年代之前,“老实”绝对是对一个人的正面评价,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婚恋择偶市场,“老实人”的评价都类似某种质量保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诚实可靠和守法守序,在任何一个有着正常道德倾向的社会中都是不折不扣的优秀品质。然而从1990年代开始,“老实人”的语义迅速发生变化,逐渐和“人际交往能力差”“懦弱”“愚笨”“经济能力低下”等负面含义联系起来。

进入网络时代后,“老实人”更是被无限解构,尤其是在婚恋市场上,“老实”直接与“情商低”“不能提供情绪价值”“无趣”挂钩,成了不折不扣的“减分项”,“老实人”在婚恋市场中被彻底边缘化。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实”超越“经济条件差”和“无正式工作”,成为某地35岁以上青年成为“光棍”的第二大原因(第一大原因是疾病或身体残疾)。

前不久的一场网络直播中,一名网络主播因被粉丝称为“老实人”而勃然大怒,也许他并不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