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剧场”里,起舞的机器人和孤独的孩子

“在这个成人无法理解的世界里,迷失的孩子们紧紧抓住爱的信号,即使它们来自机器人,即使他们知道它们是人造的。”

青春期的躁动与戾气不时搅动剧场里平静的气氛。少年们用清澈的嗓音喷出大量粗俗的谩骂。性、婚恋、暴力、死亡、身份认同,围绕这些大问题的讨论,并不因主角是孩子而有所遮掩。

发自:乌镇

责任编辑:李慕琰

法国戏剧大师乔埃尔·波默拉和他的路易·雾霭剧团创作的《童话传奇》在乌镇戏剧节上演,讲述了11个青少年与人工智能的故事。(受访者供图/图)

在法国路易·雾霭剧团表演的110分钟里,没有手机屏幕亮起。所有的观众通道都贴上了色纸,最大限度地阻挡光线侵入剧场。舞台灯光熄灭时,观众沉浸在一片纯粹的黑暗里。

这是编导乔埃尔·波默拉创造的“黑暗剧场”。幕启时,空荡荡的舞台上,一道冷白灯光逐渐照亮演员的轮廓,两个初中生模样的街头小混混和同龄女孩分立舞台两侧。其中一个男孩怀疑女孩是个机器人,他不断挑衅,指使同伴上前触摸女孩的胸部。最后,女孩和迟来的伙伴一同跑开。

灯光转暗,再亮起时,场景已切换成公司,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坐在沙发上画画、写字、说话,还能模仿“太空步”——这是一款用于陪伴青少年学习、玩乐的家庭机器人,被称为史蒂文、罗比或艾迪。

青少年、成年人与机器人的一系列故事由此展开。十一个情境,在灯光亮起与暗场的强烈对比中,倏然显现,戛然而止。

谢幕时,观众才发现,除了一位饰演成年男性的男演员,其他清一色是女演员。她们平均年龄35岁左右,部分已经当了妈妈,在舞台上,她们交替扮演男孩、女孩和机器人。她们身着运动夹克、牛仔裤,追逐、叫嚷,举手投足散发着少年气;化身机器人,从冰冷的面孔、扁平的头发到僵硬的动作、略带金属质感的声音,精确而真实。

导演助理卢西亚·特罗塔(Lucia Trotta)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起初,导演并未打算做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戏,他想探讨的是年轻群体可能经历的各种处境”。《童话传奇》是个关于人而非人工智能的故事。它延续了波默拉过往创作中的青少年视角,探索了人类的情感关系、身份认同、生死与性等大问题。

作为中文剧本译者和乌镇戏剧节剧目推荐人,王婧三年前就向剧团约定了档期,终于将这部法国戏剧带到中国。“导演前期在做大量的资料收集,他发现现在高科技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他就把这个和社会有关的东西放进去了。但是重点还是在人,机器人只不过是镜子,映照出当代的一些问题。”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戏中最后一个片段,战胜癌症的男孩在生日时收到一份大礼——他狂热崇拜、喜爱的机器人明星艾迪来到家中,为他庆生15分钟。他陶醉在自己偶像的表演中,并不清楚经纪公司出于市场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