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老式消费兴起:有助于青年与长者互相学习

“蹭老式消费”的核心要义是年轻人与长者在一定或一段时间内相处与互动,旅游短则一两日,多则三五天或一周,去长者饭堂吃饭和去老年大学上课则让年轻人与老年人有更长的相处时间,这样的相处会产生明显的学习效应。且这种学习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因为这样的相处与交流,年轻人可以获得长者提供的人生经验,长者可以被年轻人的活力或激情所感染。尤其于长者而言,如果年轻人乐于倾听他们的讲述或分享,他们通常的感觉是开心与满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得到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年轻人与中老年群体在消费需求上产生了一些交集,引发关注,比如年轻人报名参加“夕阳红”旅行团,一些不想点外卖的上班族涌入老年食堂,部分青年人挤进老年大学上各类兴趣班后发现“真香”……社交平台上刮起的这些新风潮,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向中老年消费方式靠拢,为何成为不少年轻人“向往的生活”?该如何看待?

首先,我以为“蹭老式消费”的直接动机是低价吸引。无论是“夕阳红”旅行团,还是长者饭堂,抑或是老年大学,其共同点在于相对低廉的价格,其前置性假设是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除了退休金外没有或鲜有其他收入,针对这一群体的物品或服务的售价自然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更重要的是,作为针对年长者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政府为部分服务或物品买了单(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蹭老有一定争议),部分商家为了促销之需,也纷纷让利于老人们。年轻人“混迹其中”,无疑反映了年轻人对低廉价格商品或服务的追求。

同时,旅游怎么说也算是放松的体验活动,长者饭堂的菜谱大概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老年大学的教授课程涵盖的插花、绘画、书法等才艺与技艺,这些商品或服务质量也不会太差。换言之,称呼上述商品或服务具有“物美价廉”的基本特点、较好的性价比,也不为过。年轻人发现了这个机会并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充实与充盈自己,我以为算是慧眼识珠之举。

当然,这真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