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如何自我变革?|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①

编者按:

2023年,后疫情元年,压力和机遇并存。
这一年是“消费提振年”,这一年是存量房贷罕见地批量降息的一年,这一年是利差降至历史新低的一年;这一年也是科技贷款增速首次居于各行业信贷之首的一年,这一年同时是大模型孕育金融突破性创新的一年,这一年更是金融业回归秩序和转向精耕细作的一年。
这一年,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深调研洞察经济和金融发展趋势,更高度关注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及金融合规度等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从今天起陆续发布2023年新金融发展趋势报告总报告和六大重点领域的分报告。
一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相关部门、机构、企业等相互协同良性循环的结果,而非凭借任何单方力量。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结构正在从过去的“房地产、基建、金融”的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的新三角循环转变。

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痛点之一在于“长尾客群”的风险定价难,风控成本高。随着金融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互联网银行为代表的新金融势力崛起,这一难题有了较大改观。

责任编辑:谢艳霞

2023年倒数第二个周一上午,中国人民银行的举动令市场普遍感到有点意外。

12月20日上午9点,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与上月持平。此前市场预期在当月MLF重要利率未变的情况下,LPR能有所下降。

此前的12月14日,美联储在其2023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此外,美联储点阵图预示,2024年或将降低75个基点。

于是,市场更多地期待人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落地降息降准,以期为扶持实体经济和刺激消费提供更大空间。

回顾这一年,金融业究竟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在哪些方面开始实现自我变革?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持续一年的深调研发现,金融业确实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并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及养老金融等国家倡导的重点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开始转向精耕细作,也重视大模型等AI技术在金融业的赋能。

消费脉冲式复苏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这一年,金融业如何赋能消费复苏?

广东消费额占全国1/10,是全国消费第一大省,因此被称为全国消费的风向标。2023年1月份开始,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对广东31家主流金融机构如何促消费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研,并结合6大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大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广东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的调研结果、预判及相关建议在后期持续得到印证。

调研发现,金融机构携手政府和平台企业,加大对商户和消费者减费让利,真金白银促消费,是广东消费快速复苏,尤其是小额高频消费快速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降低存量房贷负担可以有效拉动“月供族”的消费意愿。

8月末,人行出台新政,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居民房贷利息支出每年减少1600亿元至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家庭、1.5亿人。这意味着平均每户家庭每月可以节省近300元。

这笔钱中绝大部分没有变成储蓄,而是立即变成其它方面的消费。反映在数据上,9月消费数据低迷,但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9%,金额和增速均创年内新高,全年累计增速也重回长期上升通道中。

除住房以外的消费在政策的支持下仍然保持了脉冲式的复苏趋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趋势(2019-20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趋势(2019-2023)

但住房消费复苏仍然艰难。2023年9-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5470亿元、707亿元和233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014亿、375亿和228亿。这意味着存量房贷新政9月底实施后短期刺激了购房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幅在9月短暂出现加快,但四季度以来再次呈现走弱迹象,表现仍不稳定。

居民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情况(2019-2023)

居民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情况(2019-2023)

金融生态有赖各方相互协同

高质量发展是2023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金融业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力度如何?

各大金融机构对广东实体经济给予了较大支持。一季度末,广东信贷余额增长了1.5万亿元;11月末,这一数字增至2.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

广东本外币贷款月增速变化(2019-2023)

广东本外币贷款月增速变化(2019-2023)

珠三角素有“世界工厂”美誉。但从制造业发达程度看,长三角似乎更胜一筹。在中国3个工业产值超过4万亿的城市深圳、上海和苏州,2个来自长三角。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选择苏州进行实地调研。《苏州金融生态深调研》发现,在苏州的主要商业银行机构中,除当地城商行和农商行是总行层级外,绝大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苏州分行是直属总行管理的一级分行或一级半分行。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银行的存贷比指标很多逼近1:1,甚至出现倒挂。这意味着各大银行总行每年从苏州以外地区调集大量存款资金在苏州当地大量投放信贷。

与很多地方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境况不同,苏州制造业呈现另一番景象。调研发现,苏州金融机构争相把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与此同时,苏州金融机构不良率极低,全市银行业不良率不到0.44%,远低于其他城市。

苏州优越的金融生态得益于政府、金融机构、制造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协同。这与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对各上市银行中报梳理出来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认为,一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相关部门、机构、企业等相互协同良性循环的结果,而非凭借任何单方力量。

科技金融:贷款增速最快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位居第一位。那么,2023年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如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对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深调研及对各上市银行中报与三季报梳理挖掘发现,2023年,金融机构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卡脖子”领域攻坚企业方面成绩突出。

商业银行中报显示,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公司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20%和25%,其中科技服务业贷款增速高居各行业之首;截至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8.2%;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正成为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规模最高、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A股上市银行信贷行业分布及变化情况(2023年中报)

A股上市银行信贷行业分布及变化情况(2023年中报)

实例可以印证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以半年报数据为例,工商银行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4%;中国银行为6.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约1.5万亿元授信支持,提供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综合金融支持超过5000亿元;中信银行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覆盖度超过 50%,较2021年末提升13个百分点,重点科创企业的服务数量较年初增长了近16%。

主要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最新表现

主要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最新表现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随着对科技金融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商业银行对公贷款结构正在从过去的“房地产、基建、金融”的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的新三角循环转变。

大型保险机构也积极创新,一方面开发出如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和高技术产品保险等一系列针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投资科技企业、参与科创基金等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例如,中国人寿持续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资,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在科技创新领域走在前列的城市也推出一系列举措加码科技金融。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牵头深圳人行、深圳地方金融局、深圳科创委,在国内率先出台政策,鼓励本地银行开设专门从事科技金融业务的科技支行,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业务权限,在信贷资源、绩效考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将科技金融作为该市金融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苏州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方面高度重视,相关措施起步早、力度大、效果好。例如,该市2021年面向制造企业按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加速键,提出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目前该项工作目标已如期实现。

普惠金融:数字化是基础

自监管层提出“普惠金融”概念,至今恰好10年。

2023年普惠金融发展态势如何?

一是银行业在普惠金融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公众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有赖于银行,而客群庞大是银行普惠金融实现全覆盖、提高可得性的基础。

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是最主要的普惠金融产品。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是2018年的3倍多;普惠小微授信超过600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1/3,活跃经营主体的1/2。

银行对普惠小微客户持续加大让利力度。2023年1-9月,全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4.8%,较2018年降幅超过三成。

二是大中小银行内卷普惠金融。

监管层对各银行普惠金融制定了明确的任务指标,各家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投入不敢怠慢。根据主要上市银行2023年中报披露,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均高于该行总贷款余额增速,普惠贷款利率则大多低于该行平均贷款利率且呈继续下降趋势。

主要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及增速情况

主要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及增速情况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苏州调研时,当地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普遍反映,现在普惠金融竞争“太卷了”。一方面四大行杀入原本中小银行的市场,直接抢客户;另一方面本地银行基于和客户“知己知彼”,以极低利率向小微客户放贷,有时候利率低到甚至不赚钱。

三是普惠金融越来越数字化。

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痛点之一在于“长尾客群”的风险定价难,风控成本高。随着金融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互联网银行为代表的新金融势力崛起,这一难题有了较大改观。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近期对多家互联网银行深调研发现,百信银行、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以技术手段深耕普惠金融,且风控手段相对成熟。其中,微众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进入中国银行业前60强,存贷款规模排名则进入了前50强。该行日处理交易笔数高达10万亿笔,已经超过了工商银行。2022年,微众银行实现营收300多亿元,净利润接近90亿元,ROE(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7.86%,在全国五百多家披露该指标的银行中高居第一。

四是普惠保险服务日益丰富

2023年,头部险企纷纷加大普惠保险业务的拓展力度。一方面,国寿、人保、太平洋、泰康、阳光等加大各类民生保障型保险产品,如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国寿、平安、太平等险企积极拓展小微企业保险业务,为数百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金融业的短板是什么?

金融业还有哪些问题亟须解决?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基于全年跟踪调研认为,金融业至少暴露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银行业旧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从金融机构2023年中报和三季报发现,上市银行营收增速多陷于停滞,但是利润水平仍然不断攀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在央行不断推动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这种反差显得更加突兀。与此同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行业和区域上并不均衡。

这很大程度上来自各银行更加严格的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同时对于部分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业务的退出客观上也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20家上市大银行半年报的信贷分布测评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是银行信贷投放最大,同时不良率最低的地区;而东北地区信贷增速最慢,信贷占比持续缩小,而不良贷款率在全国各地区中处于高位。

但仅靠“瘦身”并不能达到“强身”的目标。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团队通过对主要商业银行的连续跟踪调研发现,通过内部挖潜和降本增效等措施产生的实际效果会呈现边际递减,同时金融资源过度向某些地区或行业集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会大打折扣。如果不尽快找到对策,特别是促进收入增加和业务均衡发展,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或将变得更加不可持续。

二是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偏弱。

随着全面注册制启动,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卡脖子”领域攻坚企业的支持力度确实明显增大了。但新问题随之产生。一是部分公司利用较为宽松的上市规则,钻制度漏洞成功上市,把上市成功等同于创业成功,丧失了实业初心;二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利用制度的漏洞,在没有业绩承诺的情况下巨额减持套现,将股市当作提款机,更有一些公司利用融券业务漏洞公然违约,变相减持套现。这些问题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构成了严重的伤害,对促进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复苏构成了负面影响。

三是信贷资金效率亟待提升。

逆周期之下,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量把大量信贷资源投向央国企。2023年,一些央企省属国企获得贷款利率低至3%,更有甚者出现利率倒挂。在降准降息的周期里,如何改变这种倾向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是信用卡共债风险需要警惕。目前一部分信用卡持卡人依靠“循环借款,以卡养卡”的手段从多家银行发卡机构获得资金杠杆。一旦资金链断裂,其所持全部的信用卡贷款都将成为不良。如何建立共享机制以杜绝共债风险,需要监管机构及早着手。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