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民”的一年:种出好产品,卖个好价格

立冬前,气温降到零度以下。

每到这个季节,张定都不敢离开村子半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哪怕到邻村喝个酒也不行。

他有三个大棚,两小一大。小的占地一亩,大的占地四亩。这会儿,里面有上万株“普罗旺斯”西红柿正在茁壮生长。这种天气里,大棚随时需要打理,热了要透气,冷了要盖被,被子结冰了要化,还要加固大棚,安装保温灯以防可能出现的极端低温……张定说,伺候西红柿,“活不累人,但磨人”。

不出意外,这些西红柿很快就会挂果、成熟。在农历新年之前,最早的一小批果实将被作为新年礼品被当地识货人买走,而到了大年初六初七,年味还没散去,村里就会涌来大批收购西红柿的买家。西红柿会在采摘后,被就地分拣、包装,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

张定挑着自家种的西红柿。摄影:王晓峰

一茬西红柿卖掉后,张定会赶紧再种一茬,凭着手艺,“普罗旺斯”一直可以种到6月。然后,就该歇了。张定说,地要歇,人也得歇,这时候最多再种点芹菜、香菜之类的“懒菜”,否则人扛不住。直到9月,新一季的西红柿苗又该下地了。

如此往复,就是一个农民的一年。

2022年,张定收成不错,靠着投资二十多万元新建的大棚,他的“普罗旺斯”总共赚了二十多万元钱——正好给大棚回了本。2023年,“无债一身轻”的张定,期望能赚到更多的钱。

农民的荷包,是乡村振兴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着重强调了“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和“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就在张定的脚下,古老的农事,正在翻天覆地地变革。农业致富的新故事,正在无数的乡村,遍地生发。

临近傍晚,丰收的洋芋陆续被薯农背上小三轮,即将奔向加工厂。摄影:孟云归


回乡的新农人

1987年出生的张定,是陕西泾阳县小里村人。他17岁外出务工,走遍广东、新疆、浙江等地打工十多年。2021年底他回到家,帮父母种植西红柿。

他说,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也能赚个12万左右,但随着年纪增长,总想着能回家照顾家人。如何在祖先的一亩三分地里,找到新的财富,成了张定,也是无数回乡农人的生活课题。

泾阳是全国有名的西红柿产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种植一种叫做“普罗旺斯”的西红柿品种。在张定的印象里,大约五六年前,这种从荷兰引进的品种渐渐成了家乡主要的经济作物。他说,越冬茬的“普罗旺斯”不仅皮薄,而且沙瓤多汁,“特别好吃”。

2022年,张定说自己“上了头”,决定用积蓄加贷款,新建了村里最大的西红柿大棚。他说,这几年“普罗旺斯”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行情节节走高,不愁销路,而整个地区日渐完备的产销体系,也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种植。

事实上,如今的泾阳“普罗旺斯”西红柿,是网上的抢手货。在收获季,每天上万斤西红柿从这里发往全国。哪怕是小里村的田间地头,都会变得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2023年,张定发现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这条西红柿赛道。“去年我新建的大棚还是村里最大的,今年就不是了。”他说,村里好多年轻人都从外地回来,带着资金,也带着热情,“都开始种西红柿”。

张定在大棚内忙碌。摄影:王晓峰

张定说,这几年“普罗旺斯”的市场一直走高,也得益于电商的蓬勃发展。“现在到了西红柿成熟的季节,来村里收货的,基本看不到线下渠道的人了,全是做电商的。”对张定来说,这是好事。“电商的节奏更快,传统渠道要的果子都是全熟的,电商因为要运输,只要八成熟的果子。”对种植户而言,缩短的种植周期,就是真金白银。“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抓紧再种一茬。”

张定意识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在飞速融入一条大大的产业链里去。

“以前我们要负责给渠道商装货,把西红柿摘下来之后,一个一个按标准装进大筐里运走。我们这儿的农民,经常两口子一装就是一整天。”张定说,“但现在来的都是电商,我们基本只需要负责采摘,他们会带专门的人,直接在地头把西红柿装进纸箱里,就地发货。”

同时,村里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电商公司——有些儿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把电商公司办得红红火火。

和张定一样,吕洋也是泾阳本地人。2017年,他返乡接触电商,几次失败的尝试后,最终把目光瞄准了家门口的“普罗旺斯”。吕洋说,他曾跑遍县里大棚基地,挨个品尝,并开出高于市场的收购价,并研发新包装,每颗西红柿套上独立网套。2021年,吕洋每日发货两三百单,全年卖出27万箱普罗旺斯西红柿,到2022年每日发货近3000单,占据拼多多类目销售榜和好评榜榜首。而上个收获季,吕洋团队总共收购周边超过100万斤普罗旺斯西红柿,与约一百户农户签订采购合约。吕洋说: “拼多多平台操作简单易上手,农产品的扶持和补贴力度大。产地直发,加上平台扶持,能实现物美价廉。”

新的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西红柿每年能给泾阳县菜农带来近13亿元的收入。当地目前从事西红柿电商销售的企业已有八十多家,销售量超过1000万斤。

而在这些数字背后,近些年,泾阳县整合土地资源,扩大温室大棚面积,也通过优化品种、新建冷库、延长产业链等措施,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农民增收的背后,是农村和农业的产业革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近些年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各具特色的产业,个性化、多样化产品更加丰富。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拓展。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云南,“滇二娃”土豆片工厂的负责人李艳琼同样能感受到电商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动力。

这家主打当地“中式薯片”的企业,不仅给云南的土豆产业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薯农们带去了更稳定的收入。

5月底,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倘甸镇的薯农们正忙着收获洋芋。摄影:孟云归

过去一年里,“滇二娃”的新工厂在昆明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年销售额已超过一亿元。“其中50%是线上的电商。”李艳琼说,“滇二娃”的原切土豆片,在线上日销超10万袋。以2023年6·18为例,他们提前准备了100万袋土豆片,大约用了180余吨云南土豆,按照每公斤收购价3.6元计算,“滇二娃”每在该平台上卖出一包薯片,薯农就能收入0.65元。

云南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各州市均有马铃薯分布,且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事实上,炸洋芋片拌上辣椒粉,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流行的小食,但过去很长时间难以走出云贵川,更无力与西式薯片竞争。

而在供应链的另一侧,农民们以往却因为种植品种陈旧、广种薄收,加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仅销路难拓,还难卖好价。不少薯农依靠十多亩地,一年最多不过两三万元收入。

“云南不同地区的土豆,收获时节是不同的,我们和不同地区的种子公司、合作社都签了协议,鼓励他们种植,并做保底收购,这样一来,我们一年四季都获得了稳定的、新鲜的土豆原料,农户也种得更放心。”李艳琼介绍说,土豆的价格一直在波动,而“滇二娃”通过设置保底价的方式,一方面在低价时给农民“兜底”,另一方面,也在高价时,不让农民吃亏。

如今,中式薯片出圈,盘活了云南多个马铃薯产区的生意,薯农们笑意盈盈。

得益于加工薯需求稳定,以及商品薯打开线上销路,当地农户的年均收入快速增长。在寻甸县六哨乡下洋洒拉村,一些大户的土豆种植规模达到70亩至80亩,亩均产值3吨,年收入可达50万元。

农民的新角色

产业结构的变革,也在影响着每个农人的命运。千百年来与土地绑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演化出新的模样。

在“滇二娃”的工厂,目前有130多名生产线上的工人,基本都是云南本地薯农出身。与在家种土豆相比,他们选择进厂务工,除了五险一金或相应的保险,每月可以到手五千多元。与此同时,“滇二娃”也会在每年中秋前后几个月的农闲时,为薯农们提供兼职岗位。李艳琼介绍说,这些岗位大约有几十个,会优先考虑工人家属,主要负责打包等较简单的工作。

李艳琼的工厂有员工130名,两条生产线每月最多消耗洋芋1500吨左右。摄影:孟云归

在泾阳,西红柿产业同样给本地人带来了更多挣钱的机会。几年来,当地渐渐出现了大批熟练的采摘工和分拣工。张定说,每到最忙碌的季节,他都要雇上一些工人帮助采摘,“否则根本忙不过来”。而这些工人每采摘一斤西红柿,大约可以收入一毛钱——钱虽不多,但对于不少缺乏资本与技能的普通农民,仍然是很好的收入补充。

而分拣工,更是电商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可以按照不同电商企业标准,匹配不同个头、成色、成熟度的农产品,助力产品打通细分市场。在吕洋看来,这些电商平台打造的模式,正在帮助农产品商品化,去触达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不仅卖得出去,还卖得上价”。

新的生产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千百年来“农民”的定义。

李艳琼离开大理的家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很少回去。但她穿行在云南各处的山川之间,仍能切身感受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农民大多是单纯地在家里种田,但现在农村成立了很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生产。很多农民即便留在农村,也是在这些合作社搭建的农业公司上班,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其实和我们在城里面上班的感觉是一样的”。他们既能挣到钱,也能抵御风险,还能照顾家人。

“所以整个来讲,农村这几年变化挺大的,因为农民的收入比较稳定,现在新农村的建设其实也做得非常好,越来越城镇化,农民的幸福感我觉得还是比较强的。”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庞静泊表示,在狠抓乡村产业的同时,扩大就业,同样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方法。“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要双管齐下,既充分实现家门口就业,又有效引导外出务工。一方面,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实施以农民工为重点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领域“产学研”的飞速结合,科技兴农正在遍地开花。而作为销售端的电商平台,也在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反哺生产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科技兴农的赛道中。摄影:孟云归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以销量反哺科研,加速供给侧的品种培优、标准化生产及品质提升;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吸引、带动更多青年才俊投身农业,为“三农”建设提供实际助力;持续加大农研投入,推动前沿技术的探索、应用以及产业难题的攻坚。

2023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已经进行到第三届,多项垂直农业科技描绘未来农业图景,也向农人们展示了不少“硬核”农业技术。比如,在比赛中,上海农科院队最后一茬生菜的生产效率达到0.18kg/㎡/天。若以这一种植方案推算,其在实际生产中,效率完全可能达到0.4 kg/㎡/天的国际先进水平。

集装箱里成长中的翠恬生菜。摄影:陈达通

新的希望,似乎每天都在古老的原野上生发。

李艳琼说,“滇二娃”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探索的新品种土豆,正在研究中,而新的薯片产品,也会在2024年面世。与此同时,规模更大的薯片工厂项目,也已经上马。小小的薯片,将带着大大的梦想,在乡土与世界、农民与财富之间,架起桥梁。

而在张定看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希望能踏踏实实地种出更多更好的西红柿,以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价钱,卖去天南海北。他想买一辆车,想在闲时带家人出去玩玩,看看世界。

这是这个时代里,农民应有的生活。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