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平:用一生刻下“改革”烙印丨不惑 2024

何以不惑:“理论和政策研究,都容易理想化,往往与改革的实践有相当的距离。该坚持的坚持,该妥协的妥协。”

从理论研究转向政策研究,再迈入改革实践,他对“改革”一词的理解,也是逐步走向“不惑”的过程。

发自:深圳

责任编辑:张玥

张思平(农健/图)

退休九年间,张思平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书和做研究上。

2023年,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之际,他出版了《深圳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年》,一共66万字。办公桌上,放满了写作的参考材料。多年来,张思平习惯将文字手写在稿纸上,再由他人敲进电脑。

虽然年近70,每个工作日,张思平都是自己开车,来到位于福田保税区的办公室。按同事们的说法,他开车算是一种锻炼。

退休后,他创办了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在于改革创新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创新。

曾经工作过的深圳市委办公大楼,距研究院不过7公里。张思平的身份,也从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变成了社会智库的理事长。身份的过渡,没有带来关注方向的变化。过去十年里,张思平在用另一种形式参与“改革”。

研究院成立后,曾就深圳和全国改革议题,发布过多份报告,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巨大反响。2016年年初,《南方周末》曾以《“老将”张思平的改革人生》为题,回顾了他多年来的改革岁月。

1978年,张思平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研究生。从1988年开始,他南下海南、深圳等地,亲历最前沿的改革开放建设。哪怕是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的任上,张思平都在分管深圳全市的改革工作。

过去45年,张思平的经历像是刻下了“改革”烙印,他本人也被外界贴上了“改革派官员”“学者型官员”的标签。

在张思平看来,从理论研究转向政策研究,再迈入改革实践一线,他对“改革”一词的理解和实践,也是一个逐步走向“不惑”的过程。

成为万分之一

1954年出生的张思平,是河南延津人。17岁开始,在铁道部第四铁路工程局当了两年多工人。后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并实行学位制度。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万人,经过考试,录取1万人。张思平就是这万分之一,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所工业经济专业。

“当时有200多人报名,但工业经济所原计划招8个人。”张思平回忆,结果发现报名的学生水平都不错,扩大了招生人数,最后收了20个,同学之间的年龄跨度也大。

张思平班上的老师是著名经济学家马洪,他也是工业经济所首任所长。

张思平记得马洪特别注重社会实践,在学习期间带领他们一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