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历史的对话——《梅花三弄》焕发无损新声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传承与发扬始终是留给当代的命题。不同于工艺或文物,音乐因其无形而难以保存,流传至今的古曲屈指可数,古乐器的学习和演奏更是困难重重。但仍有不少人对文化秉持敬畏之心,愿为历史留音。

近日,南方周末联合华为推出《古乐新声》视频,青年笛箫演奏家孟晓洁携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对古曲《梅花三弄》进行演绎新编,以无损音质再现历史之声。

在这场古乐的新生之旅中,孟晓洁探访了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最古老的仍可演奏的乐器实物,距今已有八千余年历史,被视为“中国音乐史标志性的开端”。

古乐新声,以骨笛的复原作为起点,但仅有一支骨笛还远远不够。乐曲的表达相当依赖于细节:乐器的音色、节奏的把控、演奏者的技巧,甚至气息的轻重,任何一点有缺损,都没法讲好旋律中的情感和故事。贾湖骨笛的吹法更与今天的笛箫不同,需要“斜吹”,使音色圆润饱满并带有厚重的原始感。

中华古乐的细节古老而深邃,无损音质能完全传递其中的细微变化。在这次古乐探访中,孟晓洁听到了“复刻版”贾湖骨笛和河南博物馆馆藏的诸多古乐器的无损音色。丰富的音响层次,令她对《梅花三弄》的新编演绎有了不少思路。

之所以选择《梅花三弄》,一方面因为这支曲子的旋律契合骨笛音色,另一方面也因为梅花在传统文化里象征文人的高洁品格,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在中国人当中具有强烈的精神共鸣,是一段具有文化自信的旋律。《梅花三弄》的精妙之处在于变奏,通过主旋律的三重演绎,曲调从稳重流畅到急促激昂,蕴含着丰富多变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层层递进,更能够呈现出古乐对细节的细腻处理。

新编《梅花三弄》的核心,是不同古乐器在同一支乐曲中的配合与共鸣,这使得音色和音质的呈现尤为关键。《梅花三弄》的旋律一动一静,正如同骨笛与竹笛的跨时空对话,骨笛的音色苍凉悠远,竹笛的音色清脆灵动。新编版本把骨笛放在开头作引子,营造出一种从古至今音乐氛围的延续感。

除了骨笛,还有多种古乐器同样被加入和音,为乐曲提供层次丰富的表达氛围。古琴和瑟为乐曲带来了“琴瑟和鸣”的包容性;清脆的打击乐器“方响”用在前部铺垫主旋律,而鼓用于调节气氛;笙作为吹管乐器的典型为新曲带来了和声;人们在博物馆中常常见到的编钟,代表中国古代音乐的“金声玉振”,是雅乐场景中功能非常强大的乐器,出现在《梅花三弄》中,无疑带来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符号感。

骨笛古朴悠远,竹笛清新明亮,古琴悠扬,方响清脆,鼓活泼,笙柔和……华夏古乐团和孟晓洁在灵感上的碰撞和共振,来自对古乐器音质和音色细节的掌握。经过无损音质,《梅花三弄》多变的情绪在古乐器的“原声”演绎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这一新编版本的《梅花三弄》和五款古乐器无损版也已经上线华为音乐App,进一步实现了从乐器到听众的无损传递。

八千年的骨笛再度鸣响,经典乐曲重发新声,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聆听到千年前的无损古音,身临其境地与历史对话,这得益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广阔空间。

华为音频科技为艺术搭建了平台,让现代科技与厚重历史碰撞出火花,于是文化的传承便从博物馆中迈出一步,来到了每个人的耳边。无损音质不仅为听众拉近了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也为古乐文化的继承者带来了新的灵感。科技为这场跨越古今的对话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是对中华古乐的延续,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接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