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如果不叫摇滚…… 从《寻找小珂》到《再见 乌托邦》

在跟随采访过何勇、张楚、陈劲等摇滚乐手之后,影片的录音师有点受不了:“他们怎么这么惨?真难受。”“你以为他们会是什么样?”盛志民反问这个自己也弹金属吉他的“80后”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黄家杨 朱晓佳

我一直以为他们开着凯迪拉克

“二十年前他们发明了刀子歌,二十年后他们分别死去或者进精神病院,为合约跟乐队闹翻,也许愤怒如往昔但大势已去,不得不承认过去是个乌托邦。”一个香港网友充满激情地在博客里写下了《再见 乌托邦》的影评。

南方周末“影响力·全民乱拍”计划里,导演盛志民的纪录片最终定名《再见 乌托邦》。这部影片最初构思时曾名《寻找小珂》。1996年,曾经是“做梦”乐队吉他手吴珂从摇滚圈朋友的视野里消失。很多人都记得这个英俊的男孩儿,记得他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的造型;关于他的下落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死了,至今也有人说他还活着。

在小珂的父母那里,并不存在第二种说法:他走了。1996年9月7日,小珂的母亲永远记得那个日子:“24岁,本命年,还差几个月。”这一天她从自己的录像店回到家,儿子已经离父母而去,他吞服了过量的镇静剂“曲马多”。

吴珂的父亲曾是中国录音总公司的音乐编辑,崔健的《一无所有》磁带就是他负责出版的,儿子跟着父亲出入录音棚,认识了许多乐手。1989年夏天,在长安街东延长线的八王坟,只有16岁的吴珂哭着求父亲,要搞摇滚乐。父亲答应了,给他找了吉他老师。为此他至今自责:“还是我害了他。”

在跟随采访过何勇、张楚、陈劲等摇滚乐手之后,影片的录音师有点受不了:“他们怎么这么惨?真难受。”“你以为他们会是什么样?”盛志民反问这个自己也弹金属吉他的“80后”。“我一直以为他们应该是开凯迪拉克,戴大钻戒,跟着几个小弟……”

3月25日,《再见 乌托邦》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准备好来看愤怒摇滚青年的人们不知所措,观影者后来在日记中写道:“这片子超出我预期。它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摇滚乐纪录片,自我、嗑药、叛逆、激情、反政治等摇滚主义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