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三结义,为何在《繁花》中分道扬镳,在《天龙八部》中却能联手抗敌?

在小说《繁花》中,小毛因此就这样突变了。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方式与话语体系,跟阿宝、沪生以及银凤一样,多少有离经叛道的意味,但在那一刻,他却倒向了传统的主流话语体系,成家立业,太太平平过日子。

责任编辑:刘小磊

电视剧《繁花》剧照。

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和王家卫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繁花》,给人印象迥异,但都有特色,也有深度,让我联想到恩格斯的一段著名论述。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先引用了黑格尔的一段话:“有人以为,当他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这里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种种现象,同样可以说是“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发展民营经济、引进股市、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等等政策措施,都可作如是观。放到《繁花》中具体人物的身上,如阿宝,最初或许只是因为初恋的雪芝远嫁了香港的有钱人;如玲子,或许只是因为不甘于在东京会所里做一辈子的服务员;如范总,或许只是想到上海南京路来发财;如汪小姐和魏总,或许只是想到和平饭店的顶层俯瞰上海的繁华;如李李,或许只是要为她逝去的恋人还债……繁花红尘,芸芸众生,这其中掺杂着或明或暗的情欲贪欲,飘茵落溷的悲欢离合。个人机缘的凑巧与不凑巧,岁月阴错阳差的撞击,命运的戏剧性与不可测性。但这些人毕竟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投入了自己,演出了各自精彩的一幕。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在传统意义的框架中都说不上怎么高尚,身上也或多或少带有反英雄色彩。不过,我们对改革开放之初的这段历史,绝对不能用今天流行的一些陈词滥调来生搬硬套。《繁花》里的这些人物,一个个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深刻阐述了这段历史。

王家卫导演说过,小说与电视剧是两回事,所以他请读者也要去看小说《繁花》。小说里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小毛与沪生,在电视剧中并没有出现。电视剧是再创作,有自己的选择、增删,这无可厚非。

《天龙八部》中的三结义

这里先提一下我怎样开始对这两个人物细读、思考。多年前,金庸先生及其夫人特意安排,请我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吃饭,我是金庸先生的超级粉丝,自然受宠若惊。席间,我给先生带去了为他写的文章,还讨论了怎样用通俗文学的形式呈现严肃、形而上的思想。金庸先生去世时,深感欠情良多,在《南方周末》上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今年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