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视角看南海风云

以菲律宾军事实力敢向中国挑战?除非幕后有强权国家支持。南海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单纯的法理争辩就能解决潜在的战略冲突。

以“武力冲突”思考模式来解决南海问题,恐将得不偿失

南海主权争议,在美军“无暇号”于南海水域活动并侦察中国海军基地、与5艘中国船只发生对峙事件后,已有升高趋势。另外,因与菲律宾之间的西沙群岛问题,中国政府己派出两艘渔政船,以“护渔”为名,行水域巡弋之实,以此警告菲国政府不要做出挑衅动作,来维护中国的海洋利益。

从2009年3月8日至19日的两则实例不难看出,“南海争议”的升温,关键不在“护渔”,“强权介入”才是区域不稳定的因素。具体地说,如中菲西沙问题之争,以菲律宾军事实力敢向中国挑战?除非幕后有强权国家支持。南海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单纯的法理争辩就能解决潜在的战略冲突。

南海问题取决于下列几项战略利益的转化:

一、南海是半封闭水域的特性,周边90%被陆地所包围,唯有透过联外水道与外界联系,才能衬托南海战略位置的重要。从地缘环境分析,南海联外航道,北有台海与巴士海峡;东临苏禄海的巴拉克海峡;南有龙目与望加锡海峡;西有马六甲与巽他海峡,这些联外航道几乎掌握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之手,这些国家都是东盟成员国,与美日等国关系密切,而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在战略考量上不愿与东盟进行武力对抗,于取舍之间,强权国家即有操作空间,鼓动相关国家与中国发生争执,强权国家自可左右逢源,担任协调角色压制中国。

二、由于南海航道为美日韩台之间的战略运输孔道,美日等国不会坐视南海成为中国内海,以免交通线被截断。同时为反制中国于南海的武力扩张,美日韩菲等国均保有一致的默契,同意美军侦测机舰横越日、菲等国领空、领海线,转入南海对中国军事基地进行侦测。如发生于2001年4月1日的中美侦察机的撞机事件,即是显著的事例。

依据相关资料,从1960年代的P-3侦察机到今天的EP-3E,平均每年约有200多架次的侦察机,从日本基地沿台湾东部空域、菲律宾北部空域转到大陆沿海的国际公海上空飞行,其目的就是进行谍报侦测。原先目标锁定以大陆沿海为主,近10年来则转为以海南、南海区域为主。依据台湾档案,美军几乎每隔数年就会在南海水域实施空中照相测制地图与航道图,更新频率相当高。

三、中国“南进收复失土”一向被视为国内问题,许多军事专家都认为,中国只要拥有远程投射兵力,在南沙群岛筹建大型综合基地,进驻水上飞机、直升机和其他大型作战平台,以辽阔海空疆域为练兵场,既能保卫整个南海经济开发,亦可促进军事现代化建设。类似这种军事见解,表面上看无懈可击,但如果中国力有未逮,光靠收复国土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毕竟南海局势事涉东盟地缘政治、美日强权介入、战略航道控制、战略物资开发等问题,每项问题幕后均牵涉非常繁复的战略诱因,因此,以“武力冲突”思考模式来解决南海问题,恐将得不偿失。

四、有关南海群岛主权争议问题,东沙、中沙、西沙群岛由于两岸均派有驻军防守,主权争议不大,唯独南沙群岛台湾虽于太平岛驻有守备部队,但面对菲、越、马等国侵入固有海疆线则束手无策。

其实南海的问题解决重心在经济、政治与外交,军事行动仅是一种等而下之的手段。台湾在李登辉主政时代曾专责成立“南海战略小组”,主持人是时任“国安会”副秘书长吴东明。档案文件显示,1956年6月18日,台湾鉴于菲、越等国觊觎南沙群岛资源,曾与美国交涉,将南海区域列为美台共同协防之一部分,此议虽遭美国婉拒,但台湾所坚持的立场,在35年后获得美国的认同。如1991年美菲谈判军事基地使用问题时,菲律宾政府要求将美协防菲国领土范围扩大至“南沙群岛”(即菲通称卡拉阳群岛),遭美方拒绝。显示美国政府的立场非常明确——南海疆土归属问题,不是菲律宾,而是台湾。

是以在美台协防期间,台湾曾多次要求美国“保证我军进驻西南沙群岛之各要岛后的安全问题”。军事方面,在美国意促下,台菲之间维持紧密的航空、航海协议。如台湾空运专队每隔半年即往返于台菲之间,作为台湾空军战略后方;而航海方面,台湾战舰每年通过菲国水道,以熟悉周边水域。

综观21世纪南海局势的发展,由于南海水域蕴藏相当丰富的战略物资,同时南海又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战略要道,这些诱因使得强权与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产生染指之意,在强权有意操纵下,至少有菲、马、越、汶及印尼对中国南海主权提出挑战,兼以各国对争端解决意见分歧,造成中国的困扰。何况中国提出的“共同开发”策略,并未落实到战略执行层面,导致南海诸岛争端极易成为民族主义情绪宣泄的出口。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