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回忆

那真是一个散发着奇异光彩的年代,疯狂与思想共存,暴虐与纯真同在,勇敢与怯懦共生。这种历史的多样性与复调性,往往被历史教科书所滤去

责任编辑:刘小磊

我是尼克松访华那阵子出生的。幼儿园中班,我见证了伟大领袖驾鹤西去那天老师和外婆抱头痛哭的场景;不久以后我去考小学,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考试,老师说,第一题,大家在卷子上写“毛主席万岁”这五个字。我憋了半天,写出来一个“主”字。“文革”留给我的记忆,大约仅止于此了。现在出现了这样一本书,它还原了我期待了解的一部分历史,不仅还原,它也满贮了亲历者青春流逝的哀感,和他们千帆过尽之后的沉思。这本书是多人合著的,每个作者回忆一段亲历岁月,一共17位作者,合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文革”,动感的“文革”,粗粝的“文革”。书名叫作《亲历历史》,很实在,也很沉痛。与希拉里的同名自传相比较,它似乎更配得上这个书名。

我只赶上一个“文革”的尾巴,却对这本书一见难忘。看完之后,我像枪手一样马不停蹄地把它推荐给朋友们阅读,还买了新的送人。一个朋友阅后在博客里说,初读没什么,读到费振钟《革命与我们如此之近》记述少年的自己目睹一位“阶级敌人”割喉自杀之后的惨状时,他不由得“疯狂而感动”。我已经读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