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诗歌| 记者过年

“我希望女性在拿起笔的时候,去书写的时候,她就有了自己的房间”

发自:绍兴

责任编辑:杨静茹

诗歌年代书店

诗歌年代书店门口

过了正月初十,绍兴的好天气一下子结束。我在小街上胡乱停好车,就和朋友阿豚穿过细雨去找一家叫诗歌年代的书店。

相比此地地标式的荒原书店,或者新入驻的先锋书店,刚落脚一年的诗歌年代实在不起眼。它在马路和桥的夹角处,矮于地面一截,窝在那里。从外头看,这是老城最常见的白墙黑瓦沿河民居;在里头看,15平米捉襟见肘,满墙书架上都是二手书,书店行业时兴的饮品区就塞不下了。

我和阿豚来书店各怀鬼胎。阿豚在成都也开了一家书店,想着来诗歌年代取经。求仁得仁,她在书店内侧的门楣上看到一张二维码,附一行大字:饿,很饿,写诗不能吃饱饭。我呢,想来找主理人张甜见面,询问她发起的一次民间诗歌奖事宜。

我们掸掸雨水,移门进去,一眼就发现店里没人,地上摊开着一个工具箱和一根铁条。

半年前的8月11日凌晨4点,张甜用她的豆瓣账号第一次发出了名为“姐姐诗歌奖”的征集。在那篇文章里,她充满感情地列举了三次遭遇,关于人生的糟糕以及文学的引领,并决定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发起这次诗歌奖。“活不下去的时候,拉着别人,接着活下去。写不下去的时候,邀请别人一起努力写、好好写。”

当时,她和丈夫(现已是前夫)遭遇网暴,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坐在书店的沙发床上噼里啪啦一晚上,完后她按下发送键。

她的丈夫睡在沙发床另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