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细节:四年后再向媒体开放

为了满足与会者的生活需求,每个驻地都临时配备了服装店、书摊、邮局和眼镜店。

“司法要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重在真厚爱真严管”。3月7日上午,听取最高法院院长张军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两位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不解,“‘老娘舅’是什么意思?”

在广东团,由于场地限制,摄像区域离代表较远。有代表向记者喊话,邀请他们进入代表席,“你们可以进来,这样能拍到更多发言的代表”。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4年3月8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图)

2024年3月8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图)

在近20分钟的时间里,甘肃临夏州州长何东依次将十多张展示板举起、介绍、又放下。

展示板上介绍的,是不同面积房屋的户型和建筑风格: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有80平米、100平米、120平米和150平米四种户型选择,“一万多名干部和群众代表下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看看哪一种户型、哪一种风格能够接受”。

这是2024年3月10日,发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省代表团开放日上的一幕。何东面对的,除了来自甘肃团的代表们,还有52家媒体的77名记者。

时隔4年,本次全国人大会议重新恢复阔别已久的开放团组活动。这一天,人大各代表团会议、政协各界别小组会议,均向中外媒体开放。会后,代表、委员们还继续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

但不论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媒体记者、工作人员,似乎都对这种放开感到陌生。开会的头一天,就有记者在代表团驻地拦住省委书记提问,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员这才意识到,这是时隔4年,全国两会重新向记者全面开放,记者可以自由进出驻地。

从陌生到熟悉,往往只需要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

不到两天,新闻联络员们就已经能熟练处理记者的采访需求。代表、委员们也开始习惯在会场内外被记者们围追堵截,并熟练地找到镜头,回答提问——大家都在找回曾经的、熟悉的开会的感觉。

驻地设置临时邮局

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的到来引起了现场一番喧嚣。2024年3月3日下午3点多,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宗儒抵达北京铁道大厦,那里是经济界别的驻地。

十多位记者立即将他包围,询问他的提案内容以及上市公司监管等问题。杨宗儒认出一位相识的记者,回了句“咱们之前已经对接过了”后,便准备离开。“杨局长,我们还没对接呢”,其余几位记者又上前一步,希望争取采访机会。

更外围的记者们还没认出被包围者是谁,彼此小声询问,很快达成共识:先记录对话内容要紧,至于是谁,一会儿再说。

3月3日开始,持大会采访证的记者被允许进入驻地采访。当天,多家财经媒体的记者聚集在铁道大厦。一位新闻联络员很快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怎么来的(记者)都是小姑娘?”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在3月5日上午9时开幕,全国政协会议则提前半天,在3月4日下午3时开幕。虽无明文规定,但人大在3月5日开幕,已是除2020年因疫情导致的延期外,自1998年延续至今的惯例。

参会的代表、委员在3月3日陆续抵达驻地。35个全国人大代表团和34个全国政协界别,分散在北京的23家驻地。其中,4家酒店离人民大会堂不足5公里,距离最远的酒店是位于石景山区的华北宾馆,与人民大会堂隔了25公里。

全国人大北京市代表团,多年来一直住在20公里外的北京会议中心。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大多数时候都在驻地。以全国人大代表为例,除在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