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斯兰到音乐厅,俄罗斯恐袭记忆

编者按:

莫斯科“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刚过去一周,数百人死伤牵动全球,事件正值普京再次成功连任,谁是幕后真凶疑点重重。此时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美西方国家的制裁、国内经济的困顿……像巨大的乌云笼罩在上空。

莫斯科惊魂夜不禁让人想起20年前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手无寸铁的平民遭遇屠戮,有的画面似曾相识。时光荏苒,恐怖主义阴魂依旧未散,反恐之路道长且艰。普京如何开新局?俄罗斯的恐袭记忆如何消弭?
“俄方知道这起恐怖袭击是激进伊斯兰分子实施,但俄方更关心雇主是谁。”普京说。

“我清楚地记得,一整个下午我们都守在电视前面,盯着滚动新闻,为孩子们的命运而担忧。”

叶甫盖尼娅说,并不清楚更具体的调查细节,也很难去界定是谁的责任。但事实就是,有三百多个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死掉了,而政府无能为力。

“那你相信是乌克兰吗?”当南方周末记者问叶甫盖尼娅,她说,“我拒绝回答”。

(本文首发于2024年3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姚忆江

2024年3月27日下午,摄影师尼科诺科夫来到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一家音像店修理耳机。

这看起来是个寻常的午后。音像店放着舒缓的轻音乐,声音爱好者们徘徊在留声机、唱片、录音设备之间,寻找心仪的那款。附近餐厅上座率颇高,人们悠闲地聊天,刀叉碰撞作响,空气中飘荡着面包的香味。

似乎一切都恢复了常态。

就在四天前的晚上,他还接到了弟弟紧急打来的电话,关心他是否在那场恐怖袭击中受伤。

发生在莫斯科近郊的克罗库斯城音乐厅的恐袭案,是俄罗斯二十年来的最严重的恐袭事件。截至发稿,共造成140人遇难。总统普京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3月25日召开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上,普京表示,“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事件是乌克兰政府与俄作战的一部分,目的是在俄罗斯社会制造恐慌。“俄方知道这起恐怖袭击是激进伊斯兰分子实施,但俄方更关心雇主是谁。”普京说。

很长时间以来,俄罗斯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伤亡的恐袭事件。

尼科诺科夫一度联想起20年前的相似情景——在别斯兰人质事件、文化宫剧院恐袭事件中,年幼的他看着电视新闻里的滚动播报,担心人质的命运。

“这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发生恐袭,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视频通话中,尼科诺科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世界一直在变化,你不知道下一步可能发生什么。”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5日,俄罗斯莫斯科,莫斯科民众自发来到“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前悼念恐怖袭击的遇难者。 (视觉中国/图)

恐袭记忆似曾相识

尼科诺科夫28岁,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摄影助教。他的日常工作包括辅助教授摄影课、操作与维护设备。恐袭发生的那个周五,身在市中心的他,收到了很多来自亲友们的问候。

“我告诉他们,我很安全。”尼科诺科夫说,恐袭事发地位于莫斯科市城市边缘,他上一次去那里还是在十年前。他从社交平台上看到伤亡数字正在迅速上升,心中涌起愤怒和担忧。

30岁的莫斯科女孩叶甫盖尼娅,事发时正在家中休息。和尼科诺科夫一样,她也收到了诸多亲人的问候,随后在社交平台上了解更多的事件细节。

“一开始以为是假消息,直到看到有恐怖分子持枪屠杀平民。”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是莫斯科第37医院的全科医生,看到残忍的屠杀场面内心非常触动。她们做的是从死神手里抢人,而屠杀恰恰相反。

事发当晚,叶甫盖尼娅所在医院没有接收到伤亡人员。不过据她收到的可靠消息,伤员大都被送到了莫斯科地区的十个医疗中心,“感谢上帝,还好我认识的人里没人受伤。”

同一时空下,尼科诺科夫和叶甫盖尼娅通过社交平台上快速浏览着伤亡者的资讯,都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担忧。

2004年9月3日,俄罗斯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别斯兰,在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攻占学校后,一名俄罗斯士兵正在勘察屋顶情况。 (视觉中国/图)

世纪之初,俄罗斯政局动荡。车臣分离势力为谋求自身政治诉求,屡屡发起恐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