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集团逆势增长:“椰树审美”背后是大众对后现代陷阱的厌弃?

对“椰树审美”的推崇,本质上是大众对西方舶来的“大码模特”“东方高级脸”“黑美人鱼”等“文化多元”现象的厌弃,也是对后现代陷阱的厌弃。

责任编辑:陈斌

2024年2月24日,过去一年频繁陷入广告和外观设计争议的椰树集团,在海口市召开新春开门红大会,其财务报表显示,集团2023年销售总额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3.08%;上缴税金6.82亿元,同比增长15.39%;全年总销量70万吨,同比增长10.26%。进入2024年后,椰树集团的销量增长速度更是惊人,仅在1月份的销量,已较去年同期增长20%。

很显然,椰树集团“特立独行”的外观设计、电视广告和网络直播间风格,并未影响到其相关产品的销售。相反,巨大网络流量被其成功转换为现实销量。

同时,其“椰树审美”开始形成品牌效应,不仅成功扭转了舆论,从饱受非议变成广受好评,而且培养起一个相当大的粉丝群体,很多人直言不讳地说,本身对椰汁饮料不感兴趣,但是受到椰树产品的“顶级审美”吸引而成为了忠实消费者,希望椰树以“顶级审美”整顿广告界的“不正之风”。

那么,“椰树审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标准,它是如何迅速获得了公众的青睐和认可,其背后又隐藏着何种社会思潮的变化呢?

多元审美——对审美规训的解构和反抗

在前现代社会,人们业已明知,审美不仅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也可以成为一种权力,一种某些时候甚至是压迫性的力量,谁掌握了对审美标准的定义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