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影常驻丨刘钝读《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

李约瑟来华时随身携带着一台在当时中国还属稀见的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为艰苦抗战中的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视觉记忆。

责任编辑:刘小磊

李约瑟在中英科学合作馆。

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首卷问世之际,李约瑟在导言中提到撰写这样一部著作需要六种资质,其中之一就是亲身体验过中国人的生活,并有机会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旅行,还有一条就是有幸得到不同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帮助。他本人1943-1946年间的中国经历,就是这种资质的最好证明,而那段时光正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后期直到胜利来临之际。刘晓与莫菲特(John Moffett)合作编撰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就是这段宝贵经历的生动再现。

从13世纪开始,就有一些关于中国见闻的文字在西方流传,最著名的当数《马可·波罗游记》,不过这份传奇性文献更像一部东方地理与风俗的集萃,从中很难理清作者的旅行足迹,以至今日还有人怀疑其真实性。由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根据利玛窦(Matteo Ricci)日记整理编译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明末社会的面貌,但基本是以“上帝仆人”的视角来看中国,重点在于记述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的艰难历程。李约瑟的在华记录则完全不同,他接受过严格的自然科学训练,有着超乎常人的鉴赏品位与广博的兴趣,又具备一位优秀的人类学家或历史学家那样记录和整理资料的本领,其来华档案中不仅包括详尽记录着旅行路线、里程与沿途见闻的日记,还伴以各种文件、报告、学术卡片与其他印刷品,最重要的是他随身携带着一台在当时中国还属稀罕的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为艰苦抗战中的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视觉记忆。

书中提到李约瑟抵华的第二天(1943年2月25日),三位中国科学家就前来领事馆拜访。这三个人是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的吴学周、西南联大(清华)的汤佩松和(南开)的杨石先,四人一起用茶时便安排好了此后几天的行程。安顿好后,李约瑟收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来信,询问他来华最初36小时的印象。李约瑟于次日复信道:“提笔时刻,蓝天点缀朵朵白云。真奇怪,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对中国魂牵梦绕已久),却恍然如梦。”正是这场“三年之梦”,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