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高地品书香:成都高新区的文化张力

散花书院(铁像寺水街店)

散落在街角巷陌的各式书屋,正成为成都高新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这里,读书不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书店和图书馆往往座无虚席。阅读已经渗透到了市民生活中,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习惯。

2023年6月,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这里拥有80余万册各类书籍、1000余种报纸期刊、7万小时有声读物、5万+绘本、1000集视频、1200余个阅览席位,成为四川省唯一单日入馆超万人的区级图书馆。

这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对于成都高新区来说,它是这里“书”写万物的底气和动力。被书香滋养的人,富有智识和创新热情;而乐于“求知”的城市,往往更具创造力。

书香“门第”

说到书香,我们会不自主地接上一句“门第”,所表达的既是人们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代代传承的期冀,其背后所呈现的信息异常重要:如果要让某城市区域“书香”不断,离不开传统的滋养,更少不了传承和创新。

成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文脉,也自然让成都高新区这片产业热土、创新高地有了别具一格的人文底蕴。

散花书院便是例证。“散花书院”缘起于隋唐时期成都四大名楼之一的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是李白喟叹的成都美景,如今已是铁像寺水街的文化地标。

一座书院所肩负的意义不止于此。散花书院牌匾是由成都著名诗人流沙河所题,其对联“文星乱坠 书屋恒香”,则是由著名作家马识途题写。尽管两位老人均已仙去,其留下的墨宝、文化基因就像被抛进土里的种子,在成都高新区枝繁叶茂。

如果说位于铁像寺水街的散花书院是传统的代表,那么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则更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承。

书香沿着时空刻度蔓延开去,由一个点慢慢向多方拓展,丰富着它的门类,以更丰富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2024年春节期间,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成就了另一番风景。大年初二早上10点,不少市民已坐在阅览席位前读书、学习。“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容易犯困,来图书馆可以多看点书”“假期趁机来‘充充电’,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除了阅读空间,知识讲座也是这里的另一项不错体验。3月31日,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开展了《讲给孩子们的诗词——杜甫的诗圣之路》公益讲座,邀请老师为孩子们精讲诗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培养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管理者的用心和诚意不言而喻。2023年,成都市文明办会同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广旅局、各区(县)计划共同打造全域菜市书屋,同年10月1日,首批30个菜市书屋建成开放。在菜市建设书屋,就是让文化生活最大程度惠及市民,为人间烟火增加一缕书香。

书屋、书店、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成都高新区萌芽发展。据统计,成都高新区每年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1000余场,进一步提升了“书香高新”的影响力,让书卷气洒满高新区。

求知欲

书香有一种让人沉静下来的力量。

在平日的喧嚣里,各式书店张扬与内敛并济、厚重与温润共存,在这样的氛围浸润下,一种昂扬的求知欲慢慢生长出来。

热爱摄影的岳阳(化名),曾用相机记录下了成都高新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感受着热火朝天的干劲。如今,他更多用相机记录生活。

在他的照片中,成都高新区开始变得更温婉、闲适。无论是老人、青年还是孩子,常常会在闲暇之余找本书阅读。在公园的长椅上,你会看到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关于园艺的书籍;在咖啡馆的一角,一个年轻人正捧着一本小说,沉浸在故事的世界……

这些平凡的场景,凝聚着市民对知识的渴望,也从另一方面为这里附着上了优雅的气质,我们望见的是一片通向“文明”的城市区域:2024年元宵节,为期三天的成都高新区“风华正茂,成都我的家”龙年元宵节主题活动在交子大道举行,吸引了超20万市民、游客前来。每场活动之后,现场几乎没有垃圾残留,这是素养的体现,亦是气质的证明。

在浓厚的求知氛围里,产业也慢慢摸索出一条创新之路。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元老”之一,成都高新区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了集成电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产业链。过去的厚积薄发,为锻造“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将求知欲内含的持续探索、自我驱动融为一体,一个个面向国内外的科创企业正在这里成长。比如成都高新区智能硬件中试生态园,自2023年交付以来,这里便成了观察成都“中试”发展的窗口。

所谓“中试”,就是各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批量生产之前的中间性实验环节。这个环节是“放大的实验室,缩小版的产业线”,孕育着科创公司的雏形。

产业托举着生活,让生活更加从容,生活气息愈加浓厚。近五年来,成都高新区户籍人口年均增长5万余人,其中人才引进占比77%。人们选择来到成都高新区,是因为这里作为西部创新发展高地,适合施展个人才能,实现理想;人们选择留在成都高新区,还因为这里环境宜居,更因这里有“书香”拓宽的文化张力。

张力,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文化张力是内生的、以文化为主导的反应力和发展力,它表现为对外界作用力的应激,同时也体现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诉求,是一个区域现在和未来生命力的体现。

时针拨回到1988年,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作用力下,一份《关于推进成都科技密集开发区建设工作的报告》递交至四川省委省政府,很快,成都作出反应,也有了自己的高新区。这片土地上的人摩拳擦掌,依托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创新之路。

但当回望它的发展史时,我们会发现产业绝非它的全部。深植于成都高新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市井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部当代成都生活方式演进史的索引。通过这片区域所看见的,不仅是活色生香的当下,更是这片科创高地所指向的更多可能性。

在对成都众多的描述中,“闲适”的印记或许是最深刻的。公园、绿道、茶馆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大家漫步其中,或品盖碗茶、晒太阳,或结队骑行、赏花拍照,一待就是一下午。

闲适只是表象。这里更是社交场所,形形色色的人交流着各式消息。人们喜欢这里,因为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召,别小看这份闲聊,新奇的点子,灵光一现的创意,就是在交流中迸发的。

拿着单反在成都高新区街头漫步的岳阳,喜欢和形色各异的人聊天,他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来形容这里的特质。

轻快的文化交流和并行不悖的多元文化,体现出包容、自由和开放,这是成都高新区未来创新的底气。春节期间,成都高新区小试牛刀,在交子大道双子塔上,实时呈现了历代先贤“书写”的春联和由科技光影绘制的《蜀川胜概图》,收获大量好评。

当然还有近段时间设立的玉林时光博物馆,为前沿技术与历史文化融合开辟了新路径。一幢旧时的职工宿舍遗留空间,通过诸种活化手段,被转化为一个充满时代感的文化展示平台,彰显了如何通过“老社区空间的新改造”来丰富成都的文化生态。

如今的成都高新区正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文化上的链接。快慢的融合,雅俗的交流,新旧的创新,创造出了独属于成都高新区的文化张力——这是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遗产,也是使一座城市真正走向“宜居”的必经之路。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