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充电宝”里的ESG能量

摘要:

上市不到两年,正式发布2份ESG报告,Wind ESG评级从BB上升到A,ESG综合得分提高25%,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着手搭建ESG治理体系,推进ESG工作融入运营,作为一家重大资产重组后的新上市公司,南网储能的ESG行动算是迅速。

是身处储能赛道自带的“光环”,还是企业ESG管理与行动确有其独特之处?在利益相关方日渐重视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表现背景下,企业立足于自身专业所长,能做深做实做好哪些事情,南网储能是一个值得跟踪的样本。


技术受制于人的憋屈,巩宇和团队不想再体验一遍了。

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检修工期迫在眉睫,电站“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核心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外国团队将现场的工作区域围了起来,把巩宇所在的技术团队排除在外,禁止进入,不让听、不让看。

每天下午4点,这些外国专家就端起咖啡,照常收工,有时还不忘给予巩宇及同事们一些“忠告”:“别动我们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技术,你们看不懂。”

“我们都很窝火,但又特别无奈,因为那时很多系统设备都面临这种情况。”项目团队的杨铭轩说。

修改一项计算机控制程序,按道理一两小时就能完成,外国技术团队却敢叫价上百万,吃准的就是“你们不会”。

采购一个保护用的电源卡件,前期沟通很顺畅,谈判时外国供应商突然开口要出一个离谱的高价,因为对方笃定“你们没有”。

“我们是很不爽,但是能不买吗?”项目团队的陈强说。

核心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卡脖子”,主要元器件均为进口,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01、抬头靠实力

抽水蓄能电站被视为电网的绿色“充电宝”,“双碳”背景之下,大量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波动和不稳定挑战,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削峰填谷、快速响应,有效维持电网供需平衡,帮助电网安全、高效地接纳更多绿色的新电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清洁能源技术,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建造和运维涉及材料科学、流体力学、自动化控制等多领域先进技术,属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

“核心控制系统受制于人,是我国抽水蓄能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后一块短板。”南网储能修试公司副总经理巩宇说,“我们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1年2月,南网储能牵头组建研发团队,选取广州、惠州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为平台,对抽蓄机组包括计算机监控、调速、励磁、继电保护4大子系统在内的核心控制系统进行攻关。

这是一项“工程浩瀚”的集成创新。抽水蓄能机组涵盖206种设备、近12万个元器件,为找到合适的设备,团队前后走访了国内七十多家制造商。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提出了更高的调速要求,团队经过元器件比选、设备组合、工程验证等历时五百余天的技术攻关,研制出比现有进口“0.001Hz”分辨率调速器更高精度等级的“0.0001Hz”分辨率国产调速器。

类似的创新贯穿技术团队攻关的全部环节。两年时间,团队逐一攻克了40项重大技术创新,2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其中调速系统和励磁系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这套自主研制的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安全启动超过2500次、累计运行时长超过25000小时,4大核心控制子系统成功实现了最高等级的“芯片级”国产化。

抽水蓄能核心系统首次实现“芯片级”自主可控。

能源革命进程中,以锂离子电池为绝对主导的新型储能技术也承担着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的关键角色,这是南网储能精耕细作的又一领域。

2024年3月,“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能源领域最高频的“热词”之一。然而十几年前,没有人能预料到新型储能今天的“火热”发展态势。早在2009年11月,南网储能就启动了“10MW级电池储能站关键技术研究及试点”工作;2011年1月,建成世界首座兆瓦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站——深圳宝清电池储能站,首次验证了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运行的可行性。

2024年1月,又一项重点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拔地而起,广东佛山宝塘储能站正式投运,这是湾区最大的储能电站,也是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这座储能站相当于5个半足球场大小,装机规模300兆瓦/600兆瓦时,把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在运装机总量提高了1/5。

“300兆瓦相当于30万台1千瓦的空调同时使用,600兆瓦时容量满放两次每天可以发电120万度,相当于20万户城市居民一天的用电量。”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运行中心总经理王劲说。

这座储能电站也是一个技术对比擂台,共应用9条差异化的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不同技术“同台比拼”,“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将有力提升新型储能产业的技术精益化水平。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先后建成多个全国乃至全球领先项目;从关键技术和设备维护被动等待别人帮助,到研发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多项高新前沿技术,南网储能实现了“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的飞跃,创新的脚步仍在继续。

02、有志青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过的人,大概都经历过大规模停电的体验,工厂轮休,单位放假,正看的电视突然黑掉,周围一片漆黑,那时城市用电高峰期缺电是普遍现象。

抽水蓄能电站存在就是为缓解这个问题,在山上、山下建设两个水库,在用电低谷时,利用富余的电把水抽到山上,在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实现电能的有效存储和使用。

当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被纳入电网,就需要更灵活可控的电网,为人们白天生产、夜晚生活提供准确、到位的电量。相比增加化石能源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或者在用电低谷时压荷、停机来减少发电,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是环境影响小、性价比高的选择。

当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来临,给电力系统带来重创甚至瘫痪,利用抽水蓄能电站不依赖外部电源供电的能力,可以像“火种”一样,独立启动发电机组并逐步恢复电网供电。这种强大的功能在专业领域有个充满科技感的名字——“黑启动”。

自1989年建设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以来,至2023年底,南网储能已在广东、海南建成7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1028万千瓦,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超过100亿度,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500万吨。

建设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打造一个生态花园,是南网储能项目开发追求的目标。每到9月,上千只白鹭如期而至,来到位于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在碧波荡漾中休养生息。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栖息的白鹭。

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310种,脊椎野生动物219种,森林、动物、植被和水库形成一个多样的生态链条,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庇护着物种的繁衍生息。

“我们建设之初就一直遵循环保理念,采取边建设边恢复的措施,电站建成后,电站周边依然保存着最完整的生态林。”广蓄电站高级经理王韬说。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每到春天,水天一色,湖山相映,满山樱花开遍。南网储能以“生态公园”标准打造了电站上水库,在周围种植樱花,形成深圳盐田新的景观名片。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等奖项。

电站良好生态背后,是企业不断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2023年,南网储能制定了《抽蓄电站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明确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的管理机构和各参建单位的绿色施工工作职责及评价标准,对提高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有重要意义。

身处能源行业,企业自身的低碳管理也不能松懈。2023年,南网储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南网储能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了碳排放组织管理、统计监测、奖惩体系,在2023年ESG报告中首次披露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机遇和管理办法,以及范围一二的碳排放数据。

03、胸怀在广厦

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的建设不总是在一开始就能获得理解。

“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让我搬家,没得讲。”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时,村民征地搬迁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征地移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前往一位村民大爷家里,面对面讲政策、讲道理,算经济账、长远账,也没能获得信任。

“不然这样吧,您跟我到项目上看一看,看完您再作决定,可以吗?”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看看就看看。”带着赌气心理,村民大爷和工作人员一起前往项目地。

这成为赢得信任的契机。看到项目组艰苦的工作条件,自主设计机组的工程图,了解到设备全国产化的攻坚事迹,村民的疑虑开始瓦解。

切身的好处也是可观的。电站建设需要群策群力,村民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业;项目建成后,农田灌溉、用电都不成问题。

根据有关专业机构测算,抽水蓄能项目每投入1元将带动2元GDP的增长,每1000亿的投资,可带动50万人就业。

“我在这住了一辈子,搬家并不是容易的决定,但我相信,这座水电站可以造福我们子子孙孙几辈人。”村民大爷最终说。

建设一座电站,造福一方百姓,是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应锚定的责任目标。不仅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遵守土地红线,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做好社区沟通和用地补偿工作,让发展成果与社区共享。

在南网储能的支持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挝,也体会到了水电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老挝南塔河一号水电站项目,是南方电网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水电项目,南网储能团队接手了水电站的运维工作。

老挝技能人才缺乏、管理经验落后,南网储能团队手把手指导老挝运维人员如何在南塔河水文历史数据缺乏的情况下,精准预测、精确控制水位;通过编制电站运行规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等,构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电站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3年底,南塔河电站安全运维超过1900天,安全送电15亿千瓦时,电站建设改善了库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为老挝北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活力。

做好主责主业之时,南网储能不忘通过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回馈社会。2014年起,南网储能发起“蓝公益·南网哥哥”爱心助学项目,以电站周边、定点扶贫村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员工志愿服务、“知行”书屋建设、爱心捐赠为主要方式,开展教育帮扶。10年来共有2887名员工走入乡村,向孩子们科普电力、文化知识,提供奖助学金,点亮乡村少年的梦想之光。

南网储能“蓝公益·南网哥哥”志愿服务活动。

04、管理固根基

2022年9月,南网储能由文山电力资产重组更名上市,成为我国首个主营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业务的上市公司,深化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同时开启了提升企业ESG治理能力的道路。

公司内部成立了ESG 工作小组,由董事牵头,在党建工作部设立工作办公室,负责公司 ESG 建设、ESG 报告编制及内外部协调沟通。2023年,编制《南网储能ESG发展规划》《南网储能ESG管理细则》《南网储能ESG管理指标体系》等明确ESG工作目标、阶段任务以及责任部门。

为了让管理者、不同岗位员工了解ESG与企业经营发展、日常工作的关系,南网储能定期邀请内外部专家开展ESG专项培训。2023年共举办6场培训,为提升公司ESG工作质量提供了支撑。

“接下来工作是将ESG与公司治理体系、日常业务进行深度的对接和融合。”南网储能ESG工作小组的负责人说,“我们将对标国内外主流的评级体系,一方面做好披露指标的覆盖,一方面努力提升ESG绩效表现。”

当前中国社会对ESG的理解逐渐从“守法合规”“规避风险”走向“把握机遇”和“创造价值”。南网储能立足储能赛道,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碳”目标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多经济、环境、社会价值,是公司ESG工作需持续关注的课题。

企业文化强调“因变而生”,从西电东送,到抽水蓄能,再到新型储能;从服务一方,到横贯东西,再到重组上市,“变”是公司发展的鲜明特征。在日趋复杂的内外部挑战下,只有在变化中求索,向内求变,向外求新,才能勇立潮头,宠辱不惊。

南网储能“绿色充电宝”里蕴含的ESG能量,待更多释放。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